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023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10/17 22:0:2

一、选择题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5

二、填空题

  • 2.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彷徨/徘徊)
    ②生活中要学会享受:享受工作的欢快,享受朋友的笑声,享受家人的温馨,享受创造的
     
    ,享受果实的甜美。(安慰/快慰)
    ③星月的来由:树枝想去
     
    天空,却只戳成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撕裂/撕破)

    组卷:8引用:2难度:0.7

三、诗歌阅读

  • 3.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节选)
    闻一多
    (此诗是诗人1922年在赴美的旅途中所作)
    归来罢,流落的孤禽!
    与其尽在这水国的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不如棹翅回身归去罢!

    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
    挟着我不息地前进;
    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信,
    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
    由着我的心性
    回身棹翅归去来呢?
    听雁(节选)
    付秀红
          在这肃杀季节,我常置身于北国的旷野,听离开家乡的大雁的鸣叫。它们极为守时,深秋的风一吹,它们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它们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给同伴鼓舞,那高亢的鸣叫似呼朋引伴的呼喊,又极像行军歌那极有气势、不断唱和的声音,十里八里之外都听得到。此时听雁,你会精神为之一振,力量陡增。
    (1)下列选项对杜甫的《孤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B.颔联“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沉重的悲哀与伤痛。
    D.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表现了孤雁对野鸦团聚在一起的羡慕、向往之情。
    (2)三首诗歌中塑造的“雁”的形象有何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3)你还能找到其他写“雁”的作品吗?请分析其中“雁”的形象特点。

    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五、语言文字应用

  • 8.根据以下关于闻一多的资料信息,写一则200字以内的推荐词。要求:言简意赅,生动活泼,体现闻一多的一生成就、性格特点和理想追求。
          ①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一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著名学者。
          ②1912年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1916年开始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回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③创建格律体,提出“三美”主张: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④闻一多常缺席教授会,基本不参加清华的活动,到了“足不窥园”的地步,此情形一直持续到西南联大时期。他也因此赢得了一句评语:“由学西洋文学而转入中国文学”的“唯一成功者”。
          ⑤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会上,闻一多主动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下午,他主持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返家途中,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组卷:1引用:3难度:0.5
  • 9.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校举办的校园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

    我是朱自清的《背影》,
    途释着父爱的温暖;
    我是冰心的《小橘灯》,
    传递着光明与勇敢的力量;
    我是丰收的信息,
    是农民的希望;
    我是生病时母亲剥开的一瓣瓣甘甜,
    缓解了身体的病痛,
    散发着亲情的芬芳。
    --橘,温暖了回忆里的时光。

    组卷:4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