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北城实验学校高一(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7/31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综观此次公示的“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有革命时期的战斗英雄,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有改革时期的改革先锋,他们有血有肉,真实、直观、生动,都是公认的时代楷模、代表人物、杰出人士,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功勋、时代偶像。从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营造弘扬奋斗精神的强磁场,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张力,让我们的追求更有高度,让我们以知促行、知行统一、身体力行,把“人人皆可为尧舜”的理想变为追梦路上的现实。
地上原本就没有路,当功勋模范人物为我们走出一条路来,回望他们留下的足迹,我们就会发现路原来可以这样走,发现功勋模范人物的足迹里更多的是我们忽略的平凡和伟大、修炼和养成。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今天,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价值取向更加鲜明、方法路径更加清晰、胸怀视野更加开阔,充分发挥好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激励作用,树起旗帜、立起标杆,就能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济的中国力量,在新的长征路上开创又一个英雄辈出的新时代。
一个民族没有精神站不起来。当中国人民都具备了功勋模范人物铁骨铮铮的气概,把奋斗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我们就能用自己最朴素无华的行动,铺下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摘编自“广西纪委监委网”,有删改)材料二:
“中国人大网”开设的专题《功勋人物申纪兰》于2019年11月21日正式推出。
2019年9月,被誉为“人大活化石”的全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同志,光荣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19年10月1日,申纪兰受邀在北京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这不仅是申纪兰代表个人的荣耀,也是全体全国人大代表共同的光荣。
为此,“中国人大网”开设了申纪兰这一人物专题。专题聚焦申纪兰这一共和国的“功勋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申纪兰代表65年履职尽责的光辉历程和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开辟了《要闻》《媒体聚焦》《社会反响》《图片•视频》等栏目,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向读者集中宣传介绍了申纪兰这位“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用六十五年守护一个初心”的功勋人物、杰出代表、世纪老人的独特风采。
入冬后,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越发冷了。从村东头一路走到西头,快90岁的申纪兰虽然脚步有些蹒跚,但不愿意让人扶。她心中牵挂着西沟村159户396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路上,俺们决不掉队。”
“老婶子,俺们家的日子有了起色,都是托你的福!”村民李起花紧紧攥着申纪兰的手。
今年62岁的李起花患有心脏病,老伴前段时间又摔断了腿。申纪兰听说后,和村委委员去看望,帮她在村里找了份保洁员的活儿,还推荐她儿子当村里的公益林管护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沟村和平顺县别的村子一样,山上光秃秃,自然禀赋极差,十户九穷。“石头沟石头山,谁干也发愁”,可申纪兰和老支书李顺达一道,带着村里人硬生生把石头山变成了绿水青山。
不服输的性子成就了她。20世纪50年代,申纪兰担任西沟金星农林牧合作社副社长,提出进行劳动比赛,男女同工同酬,她干得比男劳力还好。
改革开放后,西沟率先搞发展。村里刚开始办企业时,申纪兰带村民去外地考察,舍不得花集体的钱吃碗面,几个人硬是在外挨了一天饿,直到晚上回来才吃上饭。
因为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申纪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一当,就是65年,成为全国唯一一位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的议案,多与“三农”有关,“俺就是个农民,要多为农民办事”。
现在的西沟村,集体经济搞得红红火火。香菇大棚、种驴场、核桃露厂、潞麻厂、服装生产车间,西沟村打造了以核桃露、小杂粮为主的绿色产业和红色旅游产业。
如今,申纪兰依旧事无巨细身体力行:参加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她想着合作社怎么联合起来,让长治的土特产走出大山;参加全国百佳名村走进振兴村活动,她和来自全国的名村代表聊天,汲取先进农村的经验,看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
西沟的石头山,在几场寒流过后有些萧瑟。山上的那些树,是当年申纪兰带着村民“与天斗”时种下的,它们在寒风中子然傲立,就像挺直了脊梁骨的西沟人。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三:
不朽功勋,镌刻国家发展史册;光辉榜样,照亮民族复兴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进行系统性设计、作出全方位部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大德于社会”;建立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扬大义于国家”;褒扬功勋模范人物,“布大信于天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形成了精神引领、制度保障、有效实施的完整系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家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体现了开创性、突破性、示范性,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时代新征程,功勋模范人物的英名伟绩,是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火炬,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以功勋模范人物为榜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让新气象新作为不断展现,我们就一定能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因亿万追梦人英雄般的奋斗而更加精彩。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功勋模范人物的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出现越多这样的人物,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就越容易实现。
B.只要从这些功勋人物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营造弘扬奋斗精神的强磁场,就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张力,让我们的追求更有高度。
C.“中国人大网”开设的《功勋人物申纪兰》专题,全景式展现了申纪兰同志一生的光辉历程和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
D.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表彰一批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2)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首次开展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活动具有开创性、突破性、示范性的特点。
B.申纪兰这位“把根永远扎在农村大地,用六十五年守护一个初心”的功勋人物,因为提倡“男女同工同酬”,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C.以功勋模范人物为榜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让新气象新作为不断展现,我们就一定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当中国人民都具备了功勋模范人物铁骨铮铮的气概,把奋斗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下列表述中,不能作为申纪兰履职尽责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她心中牵挂着西沟村159户 396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路上,俺们决不掉队。”
B.被誉为“人大活化石”的申纪兰同志于2019年9月光荣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C.参加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她想着怎么让合作社联合起来,让长治的土特产走出大山。
D.她担任西沟金星农林牧合作社副社长时,提出进行劳动比赛,提倡“男女同工同酬”。
(4)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简要说明。
(5)如何认识这次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活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敲铜锣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
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着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头冒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
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
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一头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上,另一头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噼里啪嚓,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涨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鞠躬致意。
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的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
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家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
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除了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家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
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噘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
那孩子却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
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
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
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
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暗哑的光映出那孩子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忧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
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
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儿,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
这娃,脾气还挺大。
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
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
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
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
夕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
(有删改)文本二: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这些统称为景物。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景物描写通常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作用。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敲铜锣的孩子表演顶尖刀时极其紧张,演完后则微笑地向人们鞠躬致意,幽默地逗弄着娃娃们,前后对比鲜明,一位在艰难生活中乐观抗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作者注重对出场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敲铜锣孩子“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二豁子“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等描写,用笔精省,却凸现人物的生活状态。
C.“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这一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二豁子的心理活动:她非常同情、喜欢敲铜锣的孩子,但是否收养这个孩子,她内心还是犹豫。
D.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听见锣声就拿出家中粮食给敲铜锣的孩子,并且劝孩子不要在二豁子门口敲锣,以免自讨没趣等情节,说明羊凹岭地区乡风淳朴,人们与人为善。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的人们精神生活富足。
B.倒数第②段,“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以动作描写表现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
C.文中“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这是二豁子喜欢孩子的表现。
D.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这说明羊凹岭的人们慷慨。
(3)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达到了独到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赏析。组卷:14引用:7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健康饮食不只是针对一顿饭而言的。所谓健康饮食,是指一个人摄取的所有饮食是否符合人体的需求——需要得多,就吃得多;需要得少,就吃得少。只有“整体的食谱”,才能谈得上健康还是不健康。这个整体,至少是针对一天而言,甚至是可以几天为时间范围的。所以,① ,意义很有限。
好好吃的根本,是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不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一日三餐。通常所说的“垃圾食品”,其实并不是含“有毒有害”成分,而是它们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人们很容易获得,② 。同样,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并不是含有什么神奇的健康成分,而是它们富含的营养成分往往在许多人的饮食中有所欠缺。
我们在进食时,如果能在其他食物中补充营养,“不健康食物”也可成为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因为,除了这顿午餐,还有早餐、晚餐。只要在其他那几顿饭中注意补上蔬菜、水果、粗粮,注意控制盐和糖,也完全可以构成健康饮食。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组卷:2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00后”的身上被贴上了各种标签:有个性也容易固执己见,有能力但不能抗压;“捧着手机的草莓青年”;“网络原住民”;甚至有人直言“00后”是“垮掉的一代”,缺乏承担新时代使命的能力。
面对人们对“00后”的认知,身为“00后”一员的你,有什么话要说?你认为“00后”该怎样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呢?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以“我为“00后’代言”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组卷:11引用:8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