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17课 夏天里的成长》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9/25 16:0:2

一、选择题

  •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3引用:2难度:0.9
  • 2.谚语是指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六月六,看谷秀。”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谚语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8

三、现代文阅读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1)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
     
    →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
    ②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
    (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魏巍《我的老师》)①【甲】【乙】两段文字共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
    ②分别说说你对【甲】段中“小胖”和【乙】段中“我”的行为的理解。

    组卷:217引用:10难度:0.6
  • 7.课外阅读我能行。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1)找出文中“ABB式”的词语,再照样子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2)“瑞雪兆丰年”中的“瑞”是
     
    的意思,这句俗语的意思是:
     
    这句俗语的科学依据
     

    (3)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对比
    B.排比
    C.比喻
    D.拟人
    (4)我还能写出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或俗语)。
    (5)第1段主要描写了
     
     既有
     
    描写,也有
     
     描写,语言生动,节奏明快,表达了人们
     
     的心情。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