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 落花生》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1/8 4:30:2
一、基础知识运用
-
1.读拼音,写字词。
(1)她在后院种了bàn mǔ
(2)姐姐在直bō
(3)我刚坐在máo tíng
(4)我从中不仅pǐn cháng组卷:81引用:2难度:0.8
选择题。
-
2.词语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下列句子中的“体面”与例句中的“体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组卷:1892引用:1难度:0.7
二、素养提升训练
-
6.课内阅读。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 需)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
(2)用“√”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汉字。
(3)在[]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认为虽然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但是和花生相比,还是花生的不计较名利最可贵
B.父亲告诉“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一定不能讲究外表的好看
C.父亲不仅是在夸赞花生,也是在借花生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组卷:56引用:2难度:0.5 -
7.课外阅读。
高原红柳(李哲) 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她遍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献。
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来临,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帐篷撕裂了,风魔和沙怪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一阵阵狂笑。大风暴怎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呢?
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她们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牵得更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们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她们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春天来了,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了鹅黄的嫩芽,接着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孔繁森同志喜爱红柳。凡是他走过的雪域高原上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栽植的红柳。他常说:“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
记得是藏历雪顿节的一天,天空湛蓝如洗,这是高原最美好的节日。孔繁森同志领我们来到拉萨河畔的红柳树下。柳林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歌笑语,随处可闻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来,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入杯内的青稞酒中,对我们几个援藏的同志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喝了一口青稞酒,笑着对大家说:“你看那红柳,论资格可谓是老西藏了,恐怕是和文成公主一同来西藏扎根的。可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讲:“我们援藏干部要和藏汉群众一道,像红柳那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团结起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新西藏!”
在纪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和他同期援藏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了那历经风霜雨雪却永远挺立的高原红柳。
(1)想一想加点字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遮天蔽日:
(2)“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中的“她”指的是
(3)“大风暴怎能不令人感到可怕呢?”这句话是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4)第2自然段描写的作用是
(5)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红柳的特点是
(6)孔繁森对援藏同志说的话有三层意思。用简洁的语句把三层意思写出来。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7)写出你对题目的理解。组卷:11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