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 1.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组卷:115引用:9难度:0.8
  • 2.宝应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下列过程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9
  • 3.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组卷:152引用:41难度:0.7
  • 4.“十四五”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组卷:135引用:7难度:0.8
  • 5.某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下列的(  )

    组卷:71引用:2难度:0.8
  • 6.下列图标中属于“回收标志”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8
  • 7.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组卷:385引用:14难度:0.6
  • 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6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 24.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二氧化碳的量,重新实现碳平衡。
    (1)碳封存: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
     
    ;有科学家提出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液化后压入冰冷的深海中进行封存,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2)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水,此反应中H2与CO2的质量比为
     
    ,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3)碳捕捉: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
    ①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为确定步骤2中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
     
    ,则分解不完全。
    ③上述设想的优点有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使用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组卷:116引用:1难度:0.4
  • 2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食品工业中均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它们也是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化学品。小泽和小泮两位同学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和性质等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备(图1)

    【查阅资料】
    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700体积NH3,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
    ②步骤Ⅱ、Ⅲ发生的总反应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为9.6g,NH4Cl的溶解度为37.2g)。
    (1)流程中得到的溶液A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任务二:探究NaHCO3和Na2CO3的溶解性和水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操作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Na2CO3 NaHCO3
    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1gNaHCO3和Na2CO3,各加入10mL水,振荡 全部溶解,得到透明溶液 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少许固体
    将步骤①的试管中溶液分别分成两份,其中1份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溶液变浅红色
    在步骤②的另两份溶液中各滴加2滴10%盐酸,振荡 没有气泡产生 产生少量气泡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2)常温下,NaHCO3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a2CO3的溶解度。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酸性
    B.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
    C.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都呈酸性
    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中性
    任务三:探究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图2)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物质 装置B中现象 装置C中现象
    Na2CO3 无明显变化 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没有气泡,溶液保持澄清
    NaHCO3 白色粉末变蓝 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产生连续气泡,溶液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4)加热Na2CO3时,装置C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5)实验结论是
     

    (6)A装置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四: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
    准确称取2g干燥纯碱样品(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7)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写出计算过程)
    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碳酸钠质量分数 ≥99.2% ≥98.8% ≥98.0%
    (8)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
     
    。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
     

    组卷:173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