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诸城市、昌乐县等八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23 3:30:2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9 -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8 -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无论好与坏、悲与喜,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
②沉淀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
③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不断超越的过程。
④有句话说得好:“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
⑤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温柔而强大。组卷:182引用:7难度:0.7 -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94引用:3难度:0.7
二、阅读。
-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磨砺始得玉成 ①冰清玉洁、精金良玉、玉振金声、玉树临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优秀品质,彰显着东方美学的韵味。凝视一块美玉,看到的是柔美和温润;触摸一块美玉,感受到的是坚实和高洁。中国人从美玉身上,寻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追求,发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
②《荀子•法行》中记载,子贡询问“君子贵玉”的原因,孔子答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谦谦君子,正如温润之玉,光华敛于内而不炫于外,清辉藏于身而气韵自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方志敏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依旧正气凛然,坚贞不屈,这是革命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韧气节。黄文秀为了让基层群众过上好日子,把韶华留在广西百色的大山深处,这是当代年轻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责任担当。_____
③玉石藏于山中、埋于谷底,与普通石头不分轩轾,如何成为众所敬仰的美玉?坚固细密的玉石,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才会露出质朴面目,显出纯美底色。“玉不琢,不成器”,器与人皆通此理。只有历经雕琢磨砺,唤醒内心的道德律,淬炼信仰的主心骨,才能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大凡成就大业者、贡献杰出者、勇赴使命者、舍己为人者,无不是经历几番潜心学习、艰苦锻炼、奋斗打拼,才为世所识、为人所赞。磨砺始得玉成,笃行方能致远。拿出“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在工作实践中战风雨、斗寒霜,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砥砺心性、强壮筋骨、增长才干,才能琢磨成器、百炼成钢,最终有所成就。
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每块玉都有独特的形态与气质,每个青年也都有独特的禀赋与追求。对玉的雕琢不能千篇一律,对青年人才的培育也讲究因材施教。因材因性,把雕琢之功施于无形,方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效果。广大青年也需要在干事创业的路途中,心怀真善美的追求,以不负韶华之朝气、激越沧海之胆气,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镌刻在灵魂深处,清白做人,踏实做事,让青春之花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胸怀锦绣,腹隐珠玑,时时砥砺,事事精进,必能成为栋梁之才。
⑤“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正如美玉经得起岁月的淘洗,美德懿行耐得住时间的检验和人心的评判。以人比玉,由玉及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更加勤勉,用时间和汗水雕琢自己,努力成为一块“美玉”,永远散发洁净通透的光泽。
(《人民日报》2022年11月9日)(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点明中国人有“修身立德的追求,为人处世的智慧”这一中心论点。
B.成语及引文的使用,使本文语言严密,有说服力的同时又不失文雅。
C.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属于道理论证,鼓励青年人应努力把雕琢自己的品质作为重要的人生课题。
D.本文力求引导我们立足自己的禀赋和追求,不断磨砺,最终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
(2)请在第②段画横线处,仿照上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本文论证严密,请简析本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青年人应如何将自己磨砺成一块温润美玉?请根据④⑤段内容分条概括。组卷:17引用:3难度:0.3
三、写作。
-
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给全国青年朋友们写了一封特别的信《不被大风吹倒》。在信中,莫言分享了在艰难时刻给他带来力量的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爷爷带着他与狂风对峙并最终战胜狂风的经历。他勉励大家:“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生活打倒。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得抄袭或套作;(4)书写认真、规范,卷面整洁;(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组卷:7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