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29 21:30:2

一、(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2020年11月24日,中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带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利将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如图为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0
  • 2.2020年11月24日,中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带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利将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1~3题。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变化比地球大得多的原因是(  )

    组卷:7引用:0难度:0.70
  • 3.2020年11月24日,中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带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顺利将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1~3题。

    与地球相比,月球上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③昼夜温差过大
    ④没有液态水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 4.2020年9月15日,由NO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如图是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如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4~6题。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空气质量指数 ④极光指数
    指数
    (小-大)
    适宜收听程度
    (适宜-不适宜)
    影响信鸽飞行程
    度(小-大)
    空气质量
    (差-优)
    极光可见范围
    (小-大)

    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

    组卷:11引用:0难度:0.70
  • 5.2020年9月15日,由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合组织的第25个太阳周期预测小组宣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如图是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如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下题。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空气质量指数 ④极光指数
    指数(小-大) 适宜收听程度(适宜-不适宜) 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小-大) 空气质量(差-优) 极光可见范围(小-大)

    图2显示(  )

    组卷:12引用:1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3.“维持土壤活力,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是2020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题。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土壤剖面示意图。图2是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示意图。

    (1)图1甲、乙、丙土壤剖面中,对应干旱气候的是
     
    ;从土壤有机质积累条件考虑,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
     
    土壤最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图 2说明
     
    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其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又会转化为
     
    质及简单的无机物。
    资料2: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土壤剖面采样调查,研究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图3是两地的景观照片。

    (3)试从气候、生物等方面,简单分析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偏高的自然原因。
    (4)在伊犁河谷森林和草场的交错带,考察队还发现了山脉的阴坡和阳坡有“阴阳脸”,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是
     
    (单项选择)。
    A.阴坡没有冰川融水,只适合草场
    B.阳坡因开垦和放牧,只留下草场
    C.阴坡因光照较弱,适合生长常绿阔叶林
    D.阳坡蒸发强,土壤湿度较小,多为草场
    资料3:图4是某学校学生在山区挖掘的土壤剖面。

    (5)同学们选择了远离道路的坡地挖掘,原因是这里
     
    (单项选择)。
    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适宜,工程量较小
    ③人为干扰较小
    ④植被类型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完成土壤剖面观察后,同学们将土壤分层回填,目的是
     
    (单项选择)。
    A.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B.增加劳动实践的强度
    C.增加原土壤的肥力
    D.丰富研究学习的内容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 3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0月的某个晴天,北京某校同学利用校园里的玻璃温室和露天试验田开展气温测量实验。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玻璃温室内和露天试验田中某日气温变化测量结果
    时间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温室内(℃) 15.9 17.8 20.3 21.9 21.8 19.2 18.0
    试验田(℃) 13.1 15.3 19.3 21.3 19.1 17.5 16.3
    (1)与试验田相比,温室内气温的特征是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解释玻璃温室的作用
     

    (2)一日内,太阳辐射在正午时最强。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温室内外的最高气温都出现在
     
    时,原因是
     

    (3)观察图,说出在实验中可能影响到玻璃温室采光条件的外部因素是
     
     

    组卷:16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