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5 8:0:9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晓 来 雨 过 花 如 浴组卷:1引用:2难度:0.5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32引用:2难度:0.8 -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节假日,我____爱到山里去倾听鸟儿的鸣唱。找一片幽深的林子,____躺在铺满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近了山的心灵。看小鸟____树与树之间跳荡,听绿荫深处的鸟声,忽断、忽续、忽远、忽近。顽皮的山雀,____如夏日的骤雨,漫天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组卷:21引用:2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我的家乡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歙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船底,又顶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浸到船板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滚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大水,浩浩森森(湖上常常没有一只船),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
⑤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⑥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⑦水乡极富水产。鱼之类,乡人所重者为编、白、鯚(鯚花鱼即鳜鱼)。虾有青白两种。青虾宜炒虾仁,呛虾(活虾酒醉生吃)则用白虾。小鱼小虾,比青菜便宜,是小户人家佐餐的恩物。小鱼有名“罗汉狗子”、“猫杀子”者,很好吃。高邮湖蟹甚佳,以作醉蟹,尤美。高邮的大麻鸭是名种。我们那里八月中秋兴吃鸭,馈送节礼必有公母鸭成对。大麻鸭很能生蛋。腌制后即为著名的高邮咸蛋。高邮鸭蛋双黄者甚多。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
⑧我的家乡不只出咸鸭蛋。我们还出过秦少游,出过散曲作家王磐,出过经学大师王念孙、王引之父子。
(文/汪曾祺,有删改)【乙】是谁在遥望乡土时还会满含热泪 ①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属于林中小镇,算不得真正的乡村,但每户人家都开垦了自留地。房前屋后的地,我们称为菜园,分前、后菜园。前菜园往往有个弥勒佛似的大肚酱缸,后菜园则栽种两三棵亭亭玉立的臭李子树和山丁子树,它们都是从山中移植来的。臭李子结黑果子,山丁子结红果子,是我们那时的水果。前后菜园除了种蔬菜瓜果,也种几行花——扫帚梅、姜丝辣之类,这些寻常的花儿都很艳丽,一直开到霜降时分。前菜园的角落,往往有猪圈、鸡舍和茅厕,可让庄稼疯长的粪肥,都出自这里。夏天你蹲在茅厕,能听见虫鸣,看见炊烟以及炊烟之上的云。而你在菜园劳作,蝴蝶、蜜蜂和蜻蜓莫不带着各自的爱情故事,相互纠缠或追逐着从你指尖掠过。
②家门以外的自留地我们称为大地了,通常每家有个两三亩,种的是可放入地窖的越冬蔬菜,土豆、白菜、萝卜等等。大地离家远,去那儿干活时,得扛上农具,带上干粮,所以秋收时节,还得动用手推车或者马车牛车,把蔬菜拉回来。此时天空中的大雁排成人字形南归,妇女们开始忙着渍酸菜,忙着弹棉花做冬衣了。雪花一扬起冬天的水袖,就会蹁跹起舞个半年,直到转年五月冰消雪融,新绿像大地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出现,生机才会回来。北归的燕子依然认它们的老窝,衔着混合着树叶和草棍的湿泥,修补被寒风吹破的屋子,而有的巢穴再也没有鸟儿认领了,成了永远的空巢,鸟主也许死在了迁徙途中,也许在越冬之地遭遇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生命的寒流,从此成为泥土的一部分。
③我的父母虽然不是农民,但因为我们有着几片自留地,种地是从春到秋的日常生活,所以我从小就会干农活,翻地、播种、施肥、打垄、除草、间苗、打柿子叉、对倭瓜花、支豆角架,这些农活至今能做。家家的山墙都挂着镰刀、锄头、镐头、二齿子三齿子等农具。盛夏时节,我们常常拢起蚊烟,把饭桌支在前菜园的酱缸旁,吃着新鲜的蘸酱菜,谈天说地看晚霞。
④而到了冬天,雪花从不发布预告,一场接一场地在大地上演它们的舞剧。有时这舞蹈狂放,是鹅毛大雪,一团一团的;有时这舞蹈矜持,是莹莹小雪,一缕一缕的。这时家家把炕桌支在热炕头上,桌中央那一盆热气腾腾的炖菜,不是土豆炖白菜,就是萝卜炖冻豆腐,再不就是酸菜炖粉条,多是秋收后下到地窖的冬储菜,吃得人通体舒泰,格外温存,将窗外的雪花都当春花来赏了。
⑤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熟悉的乡土,在新世纪像面积逐年缩减的北极冰盖一样,悄然发生着改变。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农民工大军,一批又一批的人离开故土,到城市谋生,他们摆脱了泥土的泥泞,却也陷入另一种泥泞。乡土社会的人口结构和感情结构的经纬,不再是我们熟悉的认知。农具渐次退场,茂盛的庄稼地里找不到劳作的人,小城镇建设让炊烟成了凋零的花朵,与人和谐劳作的牛马也逐次退场了。供销社不复存在,电商让商品插上了翅膀,直抵家门。这一切的进步,让旧式田园牧歌的生活成为昨日长风。
⑥重新打量乡土,你会看见震颤中的裂缝,当然也看见这裂缝中的生机。那片土地曾给了我文学的力量,让我在作品中能为一个中年亡故的人堆土豆坟,让一个愚痴的女孩能把火红的浆果穿成项链来戴,让一匹老马至死不渝地忠诚于善良的主人,让风雪弥漫的腊八夜人人都有一碗热粥,让上岸后流着眼泪的鱼又能回到水里。没有这片乡土,这样的故事不可能在我笔下生长。所以当我走上文学之路后,哪怕是进城了,这片乡土依然像影子一样跟着我,让我倾心拾取它的光辉。
⑦我无法定义乡土文学,就像我无法定义自己的写作一样。我只知道,在乡土的遥望者中,能满含热泪的,必然有写作者。
(文/迟子建,有删改)(1)阅读甲乙两文,填写下表。汪曾祺的故乡生活
(《我的家乡》)①
②到运河里看船。
③迟子建的故乡生活
(《是谁在遥望乡土时还会满含热泪》)④前后菜园里的蔬菜瓜果。
⑤去大地干活,看大雁北归。
⑥盛夏,
⑦冬天,
(3)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分别赏析甲文第⑤段和乙文第②段画直线的句子。
①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从感官的角度)
②新绿像大地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出现,生机才会回来。(从修辞的角度)
(4)请分别赏析甲文第③段和乙文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
②有时这舞蹈矜持,是莹莹小雪,一缕一缕的。
(5)品读甲文第⑦段和乙文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有何言外之意?)
②将窗外的雪花都当春花来赏了。(为何能将雪花当春花来赏?)
(6)甲文和乙文在表达对故乡的情感上,有什么异同?
(7)请写一写你在家乡生活的幸福片段。(不超字格)组卷:17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50分)
-
11.写作。
请以“普通人,也闪亮”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全文不少于5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组卷: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