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远方中学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3 5:30:4
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里,出版的文字被赋予的权威性和真实性远远超过口头语言,因为人们说的话比他们写下来的话要随意。书面文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这样的文字更加便于核对或辩驳,并且具有客观的特征。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
书面文化的到来曾经使古人的口语思维方式发生重大的变革,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它既比不上文字文化的那种深入思考,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
文字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个体行为,只要有一本书,没有旁人就能完成,要深入思考,最好是没有旁人。口语传播不同,它经常是一群人一起听,就像看现场球赛或音乐会一样,它需要有伙伴听众才有气氛,所以,“听”能产生一种“读”所没有的群体同伴感觉。在次生口语文化里,即使你在家里一个人听音频节目,也会因为有同一时刻的其他听众而有群体在场的感觉。网上网下的“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刻意营造的就是这样的感觉效果。
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改变了以往的知识观念和知识性质,娱乐性的《奇葩说》或《吐槽大会》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认为,同一个思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得到相同的表达,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这是错误的。譬如,根本不可能在《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电视一网络节目中分节连续播放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不要说是像斯密《道德情操论》这样的著作了。即使在音频节目中尝试这么做,效果也一定不会好。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再简化。就像我们在许多知识性音频那里所看到的,介绍的知识是经过极度简化的。因为有简化和口语表述的需要,所以断章取义、寻章摘句、语录式处理、警句妙语代替论述等等经常会成为明显的问题。
这样的媒体话语形式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关于经典著作的知识观念:错误地以为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充分精炼化,并可以简单概述的东西。经典著作太啰嗦,是一种理应被淘汰的知识形式,就像18世纪启蒙淘汰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一样。而且,《奇葩说》或《吐槽大会》这样的传媒话语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威知识”,即一种“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就像流行歌手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音乐家”一样,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
(摘编自徐贲《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波兹曼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
B.次生口语文化伴随着电子和数码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与原生口语文化截然不同。
C.“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能够营造群体在场的感觉效果,增强群体同伴感。
D.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由人文思想的文字表述与口头语言的不同,引人对大众文化时代知识传播的讨论。
B.文章分析了次生口语文化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对断章取义等过度简化知识的传播方式的忧虑。
C.文章以《奇葩说》《吐槽大会》为例,否定了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思想的真实性无关的观点。
D.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先厘清概念,再指出特点,然后论证分析,论述脉络清晰明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深入思考方面,次生口语文化既比不上文字文化,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
B.简化的知识不能替代经典作品,因为作品的阐述方式会影响它的思想内容。
C.文艺复兴时期向君主进言的“鉴书”,不属于本文作者所理解的经典作品。
D.次生口语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貌似深奥的普及性知识”也有其存在的价值。组卷:9引用:3难度:0.6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兔老汉
陈忠实 善民老汉一觉醒来,伸手到枕头边摸烟袋。此刻,大概午夜时分。老汉装上一袋旱烟,美美地吸了一口。
这当儿,老汉似乎听到厦屋的门轻轻响了一声。细一听,有极轻的脚步声。他丢下烟袋,再一听,听见兔子胡乱蹬踏的声音。他心里断定,有人偷兔哩!他穿上衣裤,从门背后摸起劈柴的斧头。
老汉提着斧头蹦出门来,听到前院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他大喝一声,一声吆喝之后,院里的脚步声更加慌急了,跑起来了,脚步声瞬即消失到大门外去了。
善民老汉走到前院去,屋里养着百余只兔子哩!
厦屋敞开着。兔笼的木门打开了,几只长毛白兔在地上惊恐地跳弹。老汉一数,整整差了二十五只,就在心里骂,狗日的贼娃子,简直成土匪了!他把兔笼关好,听见老伴在门口呼叫他。
他赶到大门口,老伴指着木门槛。借着星光,老汉看见门槛上丢着一只小小的布兜儿。布兜的两根系带儿断了,他抓起布兜儿,回到上房里屋。善民老汉把手塞进布兜儿,老天爷,竟然是一厚扎人民币!数一数,五百元。
善民老汉咂着旱烟袋,瞅着厚扎扎的人民币,扭过头来,瞅着墙壁。墙壁上,贴着一张灶王爷的神像,善民老汉笃信灶王爷。
老汉在供奉灶王爷的像前点燃了三根香,跪拜在灶君面前,虔诚地仰起头,向灶君明心,我跟俺老伴都没贪财的心思……
善民老汉得意地跟老伴说,“土地爷看贼娃子偷了兔子,就把狗日的钱布兜给拽断了……”
“贼娃子偷的兔子,卖不上一百块,倒留下了五百元。”老伴说。
“咱不能拿这五百块钱!这是不义之财。”
善民老汉说:“那些贼娃子,大概是穷急了。过年没钱办年货,饥寒生盗贼嘛!咱还是把这布兜跟钱……还给主家。”
“贼娃子舍不得丢下的钱,肯定要来取。他若来了,说几句好话,认个错,咱把钱跟布兜还给他不就完了!”
老伴点点头。
善民老汉照例去抚弄他的兔。老两口很坦然,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
善民老汉正睡得沉,就觉着有人掐着他的喉咙,一块烂布塞进他的嘴里。老汉转脸一看,眼前那人脸上全用黑墨涂得一脸模糊,只留一对白仁多黑仁少的眼睛珠子在外头。桌子旁边还坐着两个同样打扮的人,手里玩着刀子。
善民老汉吓得浑身像筛糠一般抖,他猜断,这几个家伙肯定是偷兔子的恶鬼。
“你老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吗?”那头儿撇声窝腔地问。
善民老汉嘴被堵着,他心里骂,本想把钱还给你们,早知如此,该塞到灶堂里烧了。他实在想不到,这些贼会像土匪一样暗偷强掠。
老汉只好点点头。
“拿出来吧,甭劳哥儿们翻箱捣柜。”
老汉站起来,从木箱里拽出布兜儿。那头儿伸手抢过去,掏出那扎票子,自言自语说:“倒是没动!”
几个人把老汉和老伴的手脚捆起来,扔到炕上,走了。
老汉最后是用牙齿撕开了手腕上的绳子,再给老伴解开手脚。他搂住老伴,“呜”地一声哭了。
邻居们听到深更半夜的哭声赶了过来,惊恐地听着善民老汉的叙说。大家抱怨老汉太糊涂,人家偷了兔,丢了钱,你倒好心肠等人家来取!天下哪有这样愚昧的善人!
派出所的警官到来时,天已微明。警官详细询问了经过,又拍了照片,就告别了。临走时,警官说:“大叔,你这人真是……!贼偷了你的兔,你反而等着贼来取他们丢下的钱!像您这样的善人……我还没见过哪!”
善民老汉在家里等了几天,一直没有贼姓子被抓的消息。老汉越等越烦,一骨辘爬起来,一把撕了灶君的像,捞起镢头,捶砸着土地爷的泥坯身躯,口里骂着:“我不行善了!善人善行尽吃亏!”老汉把土地爷砸得粉碎。
“今晌午吃兔肉!咱不能当兔子,人都怕狼,我也学狼呀!”
一辆警车停在了门口,一位警官走进屋来,要老汉到派出所去一趟。
一间房子里,一位警官坐在椅子上,一个小伙站在中间。善民老汉走到小伙面前,盯着他的眼睛,白仁多而黑仁少,就是那个家伙!
警官告诉他,这一伙贼八个人,全抓起来了。
老汉感叹:“那东西穿得也不错,不像是没钱花没饭吃喀!”
老汉心里纳闷,吃得好又穿得阔,怎么还做贼呢?并非是饥寒才生盗贼,并非是得温饱而能修礼义吧?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叙述中善用伏笔,如善民老汉得到钱后考虑把钱还给主家,暗示了后文贼人再次上门,使小说结构更具张力。
B.偷兔贼离开后再次回到善民老汉家,抢走了上次落下的钱。这一转折将故事推向高潮,使善民老汉的形象更加丰富。
C.善民老汉笃信灶王爷,在供奉灶王爷像前点燃香虔诚跪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善民老汉思想中深受封建迷信的影响。
D.小说结尾借善民老汉的感叹,深化了小说主题,展现时代变化中乡村社会人物心理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忧虑和思考。
(2)从兔子被偷到小偷被抓的过程中,善民老汉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次出现兔子,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7引用:4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7.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冬天,一个适合和一切擦出“火花”的季节,这不,静电又出现了。开车门的瞬间,脱毛衣的瞬间,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静电的存在。不仅被电还到处放电……虽然静电十分常见,但是我们也不能小看了它,如果不积极预防、及时释放,静电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成为冬季里的一大烦恼。
那么,冬季来临,①组卷:6引用:2难度:0.6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用毕生心血,以类似军事化的方式管理学生,逼着学生学习进步,让1804名贫困的山区女生走出大山,改变了原有命运,成就了灿烂人生。张老师制定的校训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则认为,为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成为一个痛苦的空心人,不如让孩子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跟随自己内心的热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她说:“我家孩子以后开个奶茶店就得了,不行开个煎饼店也行。”
作为青年,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人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3引用:1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