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3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同步阅读。

  • 1.课内阅读。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
     
    ,第三、四句写
     
     
    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
     

    (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
     

    (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
     

    组卷:69引用:4难度:0.8

二、拓展阅读。

  • 4.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胧月:
     

    ②独: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
     

    ②“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
     

    ③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组卷:25引用:1难度:0.6
  • 5.课外阅读提升。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他乡:
     

    ②那: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华传统节日
     
    节的情景,请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这一天的习俗。
    (3)对诗的三四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心中已经厌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
    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
    (4)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强烈对比,把内心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抒发自己
     
    之情。
    (5)因为一个援助项目,王小明的爸爸来到非洲工作,一到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时就会吟诵“
     
     
    ”这两句诗。

    组卷:76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