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九年级(上)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
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9 -
2.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内容( )
组卷:22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3难度:0.8 -
4.若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案(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5.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组卷:82引用:28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6.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接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且易与水反应生成磷酸)
(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3)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是:氮气难溶于水,其化学性质
(4)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
(5)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吸收五氧化二磷组卷:61引用:4难度:0.5 -
17.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比较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2)上述实验中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3)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4)小英同学认为仅有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实验操作过程中将二氧化锰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烘干)进行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仍有大量气泡产生,该补充实验说明了组卷:14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