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重庆实验外国语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不同于其他变化本质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固体难于压缩 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 B C60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结构不同 C 碱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碱中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 D 电解水得到氧气 水中有氧分子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实验中,颜色变化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242引用:222难度:0.9 -
5.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6.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8.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碳酸钙中少量的氯化钠 先加水,再烘干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
23.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俗称“碱石灰”,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碱石灰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变质。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固体A中一定含有
(2)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②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乙同学实验不足之处在于
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他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①生成白色沉淀
②猜想③正确
A.一定有CaCO3
B.一定有NaOH
C.一定有Na2CO3
D.可能有CaO组卷:14引用:1难度:0.4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
24.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12.5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阳离子为
(2)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
(3)A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组卷:816引用:1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