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0 8:0:8

一、(16分)

  • 1.下面是班级同学搜集的两则材料,请你一起审阅材料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①二十四节气是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的制定和中国古人探索宇宙的观星文化密不可分,它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制定。北斗七星A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旋转,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相应地区的自然节律在渐变。B因此成为上古人们判断时节变化。
          ②准确把握农时是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首要驱动力。农作物的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籽和成熟具有极强的季节节律。例如立春并不代表着播种,它只是提示人们为春播准备耕种的物资,农具,肥料,种子等。“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才是真正的播种时节,人们驾着耕牛深翻着土地,被风化了一个冬季的土地,在地温的作用下,变得(xī)               松柔软,人们再把一些适宜种子埋进那温暖而软软的泥土中,等待着种子的发芽。
          ③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一边种地,一边观察天象,并根据天象记录作物生长的规律,一年四季轮换播种,作物不断生长,粮菜不断收获,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
    (节选自“古建家园”网《细说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明的关系》一文,有删改)材料二
          ①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shuāi)                ,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二十四节气就是解答这一现象级谜题的重要密码。正是二十四节气的出现和完善,让农耕文明时期的中国养育起数量庞大的人口,生生不息、茁壮繁衍数千年。
          ②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二十四节气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比如立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意味着不可遏阻的新生力量,蕴含着未来可期的希望。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经过冰雪洗礼的大地逐渐回暖,与寒冬战斗过的万物开始复苏,草叶(méng)               发绿意浓,争奇斗艳百花绽。
          ③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地的人们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④2022年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之日。晚上8点,举世瞩目的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鸟巢上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开幕式倒计时选择了二十四节气,以呼应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从24开始倒数,节气流转则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定义”。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一文,有删改)(1)材料一、二中遗漏了三个字,请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2)有同学认为材料一画线A处语言可以更加简洁,请替换成一个四字成语。
    (3)还有同学认为画线B处存在语病,请进行修改。

    组卷:13引用:1难度:0.9
  • 2.请将下列与节气有关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为班级“节气与古诗文”朗诵大会准备素材。
    (1)蒹葭苍苍,
     
    。(《蒹葭》)
    (2)
     
    ,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
     
    ,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4)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班级拟制作“二十四节气宣传视频”。请选择下面一个节气,依据提供的材料,仿照示例设计一个视频脚本。
    A.立春
    B.夏至
    C.大寒
           春分:我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分,是“一分为二”的意思,既是指“季节平分”,也是指“昼夜平分”。我到来的这一天昼夜等长,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步入天气温暖、阳光明媚的春天。

    组卷:7引用:1难度:0.8

五、(13分)

  • 10.阅读回答问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
          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以脏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向氏大惑,以为国氏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道,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第一》,有删节)【注释】①穰:庄稼丰熟。②垣:墙壁。③谬:欺骗。
    具体要求
    理解文意梳理情节 (1)阅读全文,完成下列三个小任务。
    【开端】
    国氏大富,向氏自宋齐请其
    【发展】
    国氏告之,向氏其言,脏获罪。
    【高潮】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告之为盗之道。
    【结局】
     
    ①解释【开端】和【发展】部分中加点词的意思。
    A自宋
     

    B请其
     

    C其言
     

    D脏获罪
     

    ②用现代汉语写出思维导图中【高潮】部分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③从文中摘录一句话补全思维导图中的【结局】部分内容。
    分析人物把握形象 (2)生动形象的人物是故事的灵魂。请从文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其形象特点。
    辨析结构明晰特色 (3)两位同学在阅读故事时产生了如下分歧,请你解答释疑。
    我觉得本文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两个故事的情节结构是一样的。
    我认为,两文在结构上既有共性又有不同: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六、(40分)

  • 11.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力而存在的。《北冥有鱼》想象雄奇瑰丽,“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体现出庄子“逍遥游”的哲学思想;《桃花源记》想象梦幻温馨,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美景,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与美好情趣……通过想象,故事可以变得有意思、有意义。
    这些情境也许能开启你的想象——
    情境一:当久旱的沙漠落下第一滴水……
    情境二:这或许是世界上最后一滴水了……情境三:天空落下一滴水,池塘边的小动物们开启了一场争论……
    情境四:当一滴水经过某个乡村或城市时……
    请以《一滴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故事情节完整,细节生动;(2)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组卷:20引用: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