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德阳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3 8:0:9
一、现代文阅读(40分)(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①从最原始的时候起,建筑就在努力解决三个问题:适用、坚固、具备美感。所谓适用,自然以历史,地理及时代为依据;所谓坚固,谓其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构造原则,在通常环境中,含有相当的永久性;所谓美感,即是建筑物择其材料,负其使命,定其形式,使其外具合理。稳定、舒适、自然的轮廓,内在各部分的结构及组织牢其功用,显其实力。
②建筑之美,自然也牵涉到哲学及心理学的范围。对于审美之念,人人不同,时代地方各异:如仇十洲所画的美,或明初清末的时装,由我们现在看来,在精神与造形两面,有时均难使人称赏。所以关于建筑美的判断,就不如适用与坚固方面之易立标准了。不过若必予以一种较泛的原则,则可由下列几点着眼:权衡、尺寸,布局、皮表、色彩、修饰、坦直。以上所举诸点,是每座建筑物所必具;不过设计人也有故意或无意的特别强调某一点或数点,往往也可以藉某一种的长处来弥补另一点的短处。除此而外,建筑之美,尤须以其适用与坚固为先决条件。既不适用又不坚固的建筑就根本上谈不到美。反之,如适用且坚固,则建筑美的基本条件已具备了。
③一座建筑之所以如彼或如此,并非单是其创建匠师之立意使之如此如彼,而是在其时代及周围无数劳力的支配下,受其时代及地域的环境中无数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④建筑实是其时代,地理、历史的直接产品,在时代的洪潮中,艺人匠师乃如船上舵工,他们最大的努力即是如何用其智慧、其技艺充分地传达表现。人的实际生活是建筑的理由,当人的精神理想也寄托在建筑上时,建筑便成为它的时代文化的面面造下综合的、较经久的纪念。
⑤不同的地点、气候、地质支配了各种建筑之材料及形式,显而易见。政治、经济、宗教,以及社会上无数动态,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建筑之种种方面。一个时代工匠手艺之高下,以及他们之技艺受欢迎与否,在一座建筑物上都留下痕迹。至于科学方面的发明,影响于建筑尤大。玻璃之发明,影响窗子的形式大小;暖汽锅炉之产生,取消了屋顶上经数的烟囱……诸如此类,社会上无数动态都使建筑跟着改变。
⑥总之,建筑物的风格有实际与艺术两方面的势力。建筑逃不出它自己的历史背景,无法摆脱其周围环境的种种影响。设计者所经营的必是在具体的、必要的、复杂而实际的方面,求适当的、实际的解定。任何建筑莫不是因其天然地理环境受若干限制,而后形成某形式的。品格之产生是艺人的立意、选择、取舍,与其他周围影响,相克相辅,平分其势力的结果。
⑦古人论画不重精巧,不重谨细,却以“自然”为“上品之上”。我们论建筑重自然浑成,不倚重于材料之特殊罕贵,忌结构之诈巧,轻雕凿之繁细。也就是说,一座建筑在其立意的自由与环境的限制间,在其材料的施工与结构的功用间,能适得其宜,达到科学及艺术的经济,达到物质及精神的调和,即为极高成就。
⑧总而言之,建筑形体及结构为其正当问题之解决,无论简朴壮丽,出之自然者,最为难能可贵;缜密周至者次之;为题外之动机,勉强做作,过于繁难雕凿者,较简陋粗忽为尤下。它们虽然一样都是其历史环境之反映,但在艺术品格上的造就,就须以审美的准则估评其高下了。
(选自梁思成《说建筑品格精神之所在》,有删改)材料二:
①四川民居的天井尺度通常较窄小,因而与周边房屋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受地形限制较小的平坝,住户常采取多重天井组织院落,根据家庭组成的需求灵活分户或几世同堂,均可以压缩或延伸以满足其功能。在封闭的院落中,天井、敞厅,挑廊等处理手法使室内外空间交融,再与入口檐廊,过厅和后院结合,组织穿堂风,以适应四川盆地闷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形成层次丰富、内外融汇的空间效果。
②“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是四川民居外部造型的写真,可以说从内部结构到外部维护无不体现了其轻盈灵巧的特点。小青瓦屋面非常具有四川特色,无论重重院落还是进深。高度各不相同的房屋,屋面都直接交叉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特别在俯视角度欣赏时,大面积的小青瓦屋面和看似杂乱无章的小天井开口所构成的图案具有大实大虚的艺术感染力,一个个巧妙连接的双坡屋面又象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黑色飞燕,在青山绿水间有秩序的轻盈飞翔,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在四川盆地民居广泛采用的木制穿斗结构体系中,木结构的各个构架之间通过榫卯或插梢连接,这种柔性连接能容忍一定程度的伸缩变形,对抗震有利,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许多木结构为主的民居,砖墙只作围护和分隔作用。有时硬山(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的山墙高达十几米,长度也近十米,而墙厚不超过四十厘米,墙身高厚比过大,容易失稳。稳定墙身的办法常常是在墙身上部用铁栓,蚂蝗钉攀贴在墙上,穿进墙内拉结在贴墙的木构架或楼层的梁柱上,使高大的山墙与木构架紧密相连,以木构架稳定墙身,增强整体性。
(选自王朝霞《地域技术与建筑形态——四川盆地传统民居营建技术与空间构成》,有删改)(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中说的“坚固”,是指建筑不违背其材料的合理构造原则,在通常情况下具有相当的永久性。
B.适用与坚固是建筑美的先决条件,适用或坚固的建筑具备了建筑美的基本条件,反之则谈不到美。
C.社会上政治、经济、宗教、科学等动态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建筑,其中科学发明对建筑影响很大。
D.因为建筑逃不出它的历史背景,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设计者要追求适当、实际的方案。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建筑展开,前者侧重于整体论述,而后者聚焦于个例研究。
B.材料一中第⑦段作者把论建筑和古人论画进行对比,用以强调建筑要重自然浑成。
C.材料一结尾处作者表明以审美的准则来看,出之自然的建筑形体及结构最为可贵。
D.材料二描写四川民居造型时运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形象地展示了民居特征。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候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北欧地区天气寒冷,雨雪量大,房屋就多是倾斜陡峭,门窗面积特别大。
B.宗教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长安十二时辰》中还原的唐代的坊与市的布局特征,就受到外来宗教的影响。
C.自然条件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我国黄河流域石料欠缺林木茂盛,自古以来构建了木构建筑系统。
D.科学发展对建筑物风格会产生影响,如建筑机械的进步,钢筋混凝土被采用,几乎改变了近代建筑的作风。
(4)材料二中四川的传统民居是如何解决梁思成所说的建筑的“三个问题”的,请简要说明。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二)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
2.请根据名家书评或者小说节选,下列对应作品名称正确的一项是( )
(1)拜伦:它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唯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
(2)“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我不是有意的……”
(3)我的母亲突然暴怒起来,她说:“哼,我一直都料到这个贼不会有什么出息,他早晚要回来拖累我们!”组卷:9引用:2难度:0.6 -
3.下列对作品原文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4.小说《项链》的结尾在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后便戛然而止,不少人对接下去的故事充满了好奇,进行了续写。请阅读下面两种续写,你认为哪一个更合理,并阐明理由。
续写一:“哦,我的天啦!您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您知道我为了这三万六千法郎付出了多大代价吗?我的金钱,我的青春,我的美貌,我的幸福都付之一炬!”
“但是我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所以……”
“你要么还我项链,要么还我钱!”玛蒂尔德极其愤怒地喊道。
“你真的变了,玛蒂尔德。一条项链而已,它还在那里,你到我家来,会还给你的。”
伏来士洁太太略带嘲讽地回应完后,翩然离开,只有玛蒂尔德待在原地,又哭又笑,恍如发疯。续写二:听到伏来士洁太太的话,玛蒂尔德仿佛被雷击中般呆住了,十年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丈夫在桌前不停地誊写,自己被篮子上的木刺扎到,双手被水泡的又白又胀……
玛蒂尔德看着伏来士洁太太那纤细柔弱的手臂,再看看自己在风雨中历练出来的粗糙强壮的臂膀,突然开悟般,对伏来士洁太太说道:“那项链还是你的,我已经有了我的生活,我要回家为丈夫做顿美味佳肴!后会无期,亲爱的!”组卷:0引用:2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认为,眼压高就是青光眼。其实,① 。青光眼患者往往伴有高眼压,但并不是所有的青光眼患者都会眼压高。另外,眼压高也并不意味着发生了青光眼,很多人检测眼压高,但长期随访并没有出现视神经的损害,这是高眼压症。眼压的正常数值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统计学的正常范围。眼压和视神经的承受度是一个平衡,只有自身眼压 ② ,才能导致视神经损害。如果视神经的耐受程度高,即便自身眼压超过了正常范围,也不会发生青光眼﹔反之如果视神经的耐受程度差,③ ,也会发生青光眼。
青光眼对于视神经的损坏是不可逆的,即便是手术或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也只能保护没有受损的视神经纤维,而不能使得坏死的神经纤维恢复。如何降低青光眼患病的风险?专家建议如下:定期做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和房角;避免长时间在暗处低头阅读;出现单眼视力模糊或虹视,伴鼻根酸痛或头痛,即便能自行缓解,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走路时容易摔倒、磕碰,夜间或暗处活动受限,需及时到眼科就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光眼对于视神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即便是通过手术或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也只能保护没有受损的视神经纤维,而不能使得坏死的神经纤维恢复。
B.青光眼对于视神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即便是手术或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也只能保护没有受损的视神经纤维,而不能使得坏死的神经纤维康复。
C.青光眼对于视神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即便是通过手术或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也只能保护没有受损的视神经纤维,而不能使得坏死的神经纤维康复。
D.青光眼对于视神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即便是手术或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也只能保护没有受损的视神经纤维,而不能使得坏死的神经纤维恢复。组卷:1引用:2难度:0.5
四、作文(60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年轻学生时,称赞对方是“被教得很好的年轻人”,勤奋并专注于自己的技术,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只是走完演奏流程,而在于演奏时创造自己的意义与贡献。人生亦如此。
②我们高中所阅读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他们经历着普通大众的亲身经历,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亲身体验,他们就像一面镜子,照出所有站在它面前的人。
③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