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华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10小题,每题3分)
-
1.《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69引用:88难度:0.6 -
2.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组卷:178引用:13难度:0.7 -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9 -
5.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2 -
6.下列关于CO2、O2、SiO2三种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36引用:45难度:0.9
二、非选择题(8小题)
-
17.氯化铁(FeCl3)溶液能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某小组拟在相同浓度氯化铁溶液的催化下,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1)写出本实验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分别取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于锥形瓶中,注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如图,通过观察
(3)为进一步判断上述实验结论准确性,运用如图,小刚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一]在不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下,测定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方案二]在不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下,测定
方案二的实验测量结果如下:实验序号物理量 1 2 30%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5 10 2%氯化铁溶液的体积/mL x 3 加入水的体积/mL 20 15 反应的时间/min 5 y 生成氧气的体积/mL V1 V2
(5)实验结论:通过测量,V1组卷:6引用:1难度:0.3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图1),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五分之一。请探究:
【提出问题】
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1)你还能做的猜想是
【实验与事实】
(2)图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3)该实验还可推断出氮气的性质有(写出两条即可)
【交流与讨论】
(4)丙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大家认为不合理,理由是
(5)已知: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据此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点燃
(6)他们利用金属的导热性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更换为白磷,理由是
②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探究与反思】
(7)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所以乙同学的猜想
(8)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2)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左管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数据,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黄色固体。左玻璃管上端的黄色固体主要成分可能是组卷:1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