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组卷:2134引用:94难度:0.9 -
2.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3.下列措施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8 -
4.如图中能正确反映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是( )
组卷:635引用:13难度:0.8 -
5.若在距离凸透镜14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组卷:25引用:7难度:0.7 -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组卷:548引用:158难度:0.8 -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63引用:14难度:0.7 -
8.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组卷:410引用:73难度:0.9 -
9.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组卷:315引用:47难度:0.9 -
10.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099引用:190难度:0.9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42分)
-
31.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 (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应选择 (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把与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图甲中 (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根据 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改变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 (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 (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 (选填“偏高”或“偏低”)。
(6)实验结束,小华离开实验室,走近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她在玻璃门中的像将 (填“随”或“不随”)门平移。组卷:370引用:5难度:0.6 -
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 ,使像成在光屏 .
(3)接着小勇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若撤去光屏,小勇也可以在图中凸透镜的 (填“左边”或“右边”)适当位置去观察该像.
(4)始终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勇又向右移动蜡烛至43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发现屏上 (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5)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部分,像会 (填“完整”或“不完整”),且变 (填“亮”或“暗”)。
(6)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将向 (填“下”或“上”)移动,可以向 (填“下”或“上”)调节凸透镜,使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
(7)如图丙所示,将蜡烛放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在一起,则蜡烛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个像 C.能成两个像 D.能成三个像组卷:221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