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中考语文四调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
-
1.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 ①爱因斯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和情况下,说过一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到了某代“儿童教育家”这里,此话已经演变成:“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
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宝宝也是哲学家一—幼儿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一书中,介绍了现代认知科学对人类想象力的研究成果:想象力来源于知识。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后,更能激发想象的动力。
③人能想象自己在天上飞,是因为看到鸟在天上飞。我们可以比较30年前的科幻电影和现在的科幻电影,同样是描写数百年之后的未来世界,哪个描写得更像?显然是现在的科幻电影。
④在那些较老的科幻电影中,未来世界的飞船控制室里布满了各种按钮和指示灯,而现在的电影里全是超大、超薄、透明的触摸屏。你不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发明一个触摸屏,这帮专门负责想象的电影制作人就忘不了按钮。
⑤孔庆东曾经有一个论点,中国古代的武侠小说也不少,但是“暗器”几乎没有出现过,而现在的武侠小说里面几乎本本都提到了暗器。为什么古人想象不到暗器?因为暗器是近代小说家受到手枪的启发而想象出来的。
⑥关于科幻小说和童话故事中的这种想象力,我认为存在两个等级。初级的想象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玩“如果”游戏。如果老鼠会说话,如果老鼠能驾驶玩具飞机……万一把核儿吞到肚子里会不会长出樱桃树来?注意,这个想象力并没有脱离“有核儿才能长成树”这个因果知识。一个整天问“如果”的人,可以写出一大堆童话故事来,这些故事讲的其实不是老鼠,而是披着老鼠外衣的人。而这样的故事成不了世界名著。我们注意,这种想象力是完全自由的,你没有义务解释肚子里为什么能长出樱桃树,因为没人会追问这个问题,没人关心这个故事。
⑦想要写一个像《三体》《哈利•波特》或者《阿凡达》这样有很多人关心的故事来,所需要的是另外一个等级的想象力,一种不自由的想象力。
⑧写幻想类的世界名著,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自洽”是一种非常高的要求。你必须解释为什么有些山可以在潘多拉星球悬浮——因为山上的矿石中含有常温超导物质,而人类之所以要来这个星球就是为了这种物质。……几件事必须能够互相解释,它们是一个完备的逻辑系统,相当于编制了一本《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
⑨请问这种想象力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吗?恰恰相反,它们是精心计算出来的。《阿凡达》中的各种神奇植物是受到海洋生物启发的结果,山的造型可能来自中国,就连故事情节也是人类历史上上演了无数次的殖民事件的翻版。为什么想象力必须跟实际有联系?因为人们对说不通的东西不感兴趣。
⑩所以,最高级的想象力其实是不自由的。正是因为不自由,它的难度才大。从这个意义来讲,有的导演拍不出来《阿凡达》,他们缺的不是“自由”,而是这种“不自由”背后的脑力和物力。真正的科学家比“想象家”更有想象力。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可能每天都有无数个怪异的想法,真正的困难不是产生“怪异”的想法,而是产生“对”的想法。
⑪所有认为自己特别有想象力的人,都应该仔细读读尼尔斯•波尔的这段话:“你的理论的疯狂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关键是,它是否疯狂到有正确的可能。”
(1)读③~⑤段,作者写科幻电影和武侠小说中的想象是为了说明什么?下面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B.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
C.想象力是无章可循的。
D.想象力的来源是知识。
(2)读第⑥段,对于“初级想象力”的理解,下面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初级想象力能通过假设来完成,因此可以很高产。
B.初级想象力完全自由,没有太多人关心这些作品。
C.初级想象力不解释想象原因,因此它成不了名著。
D.初级想象力天马行空,可以完全脱离知识和现实。
(3)作者为什么说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请简要概括。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当老师“毕业”时 ①半路出家当老师,一晃二十来年了。现在,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退休了。
②有人说,凡事皆有时。这样的话一旦听进去了,我们就会停下脚步,会心一笑,仿佛刚刚意识到经常路过的那幢房子,原来那么值得回头再去端详一番。这就是我现在的心境。
③老师,显然是一个行当的统称。有一种老师——我很可能就是这样的老师,一见到学生的问题,他就坐不住,总觉得今天不把学生扭转过来这颗心就悬在半空。于是免不了苦口婆心地教育。自认为,假如老师这样做了,哪怕总是批评学生,学生仍然心存感激地想——老师这都是为我好。事实上,他们几乎心甘情愿地包容老师的这类缺点。
④剧本围读,大家给一个女生的剧本提意见,我坚守我的原则:要符合逻辑。剧本个性风格放第二位,先看它成立与否。最后她大哭着喊起来:“我做不到你说的‘成立’,我的剧本就是我的风格,没有风格对我来说就没有生命,就什么都不是。我为什么要让自己的作品符合你们的要求,难道除了你们,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别的理解和看法吗……”
⑤“艺术创作不需要那么多情绪,也许更需要理性。情绪不等于感情,理性也不意味着否定感性。”
⑥“艺术虽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你选择的影视专业,这是一门与艺术生产相关的艺术门类,它不同于一个画家的画布和颜料,它的成本要求你,严格把控自己的个性。”
⑦心里突然很难过,我感到说不出的孤独和无助,假如我不能把他们带到岸上,假如我要求的这一切,他们无法融汇到他们的作品中……想到这里,我说:“假如你们的毕业创作,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准,也没关系,我们一起丢人,我不怕。”
⑧这个女生重新修改剧本,最后的毕业短片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⑨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候,学生取得的成绩让我一味沉浸在自己赢了的快慰中,我还没意识到解决问题时自己的语气过于决绝,没意识到自己的不容置疑、针锋相对。我对那些问题的过度“重视”,和这些学生的年纪比起来,是不相称的。即使存在种种问题,他们也有足够多的机会和时间去克服。如果我换种方式,也许殊途同归。
⑩当我重新回到课堂上,看着熟悉的学生时,有了一种陌生感。我似乎能够体会他们面对我的批评时的心情,随后是一阵温暖,他们那么包容我,他们也是我的老师。在那之后,每当觉得需要去改变他们,我都会了解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想法,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给出适当的建议。尊重是最好的教育,从此改变变得轻松而自然。被改变的同时还有我自己,我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不再以俯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有我们身上所缺乏的特质,在改变他们的同时,我也在丰富着自己。他们进行毕业创作期间,有个学生坐在我的车里跟我说:“老师,我感觉你变了。”
⑪如今,他们已经离开学校,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眼下,我也即将离开学校。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感觉最大的收获是受到了来自学生的教育。他们毕业了,我也即将毕业。
⑫用来学习的学校,不仅仅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
(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1)读第②段,请简要概括“我”现在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2)第③段中说“我很可能就是这样的老师”,请结合此段内容概括像“我”这样的老师有着怎样的特点。
(3)第⑨段说“如果我换种方式,也许殊途同归”,说说“殊途同归”在这里具体指什么。
(4)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我“毕业”前夕发生了哪些改变?组卷:20引用:1难度:0.5
一、阅读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古建筑是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每一个古建筑都承载了历史的脉络,文化的发展。秦汉、唐宋、明清,各个朝代古建筑所表达的审美情趣、文化精神都是不同的;北方的红墙绿瓦 ,江南的白墙青瓦 ,地域不同,古建筑所体现的风格、特色也不同。
①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A】正因为青年古建筑修复从业人员从繁复工序中使古建筑得以复原与重现,才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建筑标本【B】并从中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C】正因为他们的勤奋工作和创新探索,才让人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古建筑这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D】从而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实践中 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②目前来看,古建筑修复行业存在着专业化人才缺乏、职业教育精准化程度不高等困难,存在着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晋升空间受限、专业教育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等现象。③这告诉我们,在培养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应更加注重从业者的现实诉求,让他们没有顾虑地 “初心”“匠心”。近年来,国家各个部门针对此类情况付出了诸多努力,国家文物局与人社部共同颁布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文物修复师的职业等级、职业技能、技术要求进行部署,使文物修复师的技能评价更加科学化。
④未来我们还要做更多努力,让古建筑修复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得以更大程度发挥。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投身古建筑修复行业,在这里挥洒青春、贡献智慧,收获人生的价值。
(1)文段中加点词语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承载(zài)
B.汲取
C.参(cān)差不齐
D.部署
(2)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清新淡雅 庄重浑厚 坚定 坚守 B.庄重浑厚 清新淡雅 坚定 坚守 C.清新淡雅 庄重浑厚 坚守 坚定 D.庄重浑厚 清新淡雅 坚守 坚定
A.,
B.,
C.;
D.,
(4)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秦汉、唐宋、明清,各个朝代古建筑所表达的审美情趣、文化精神都是不同的。
B.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C.目前来看古建筑修复行业存在着专业化人才缺乏、职业教育精准化程度不高等困难。
D.未来我们还要做更多努力,让古建筑修复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得以更大程度发挥。
(5)将“古建筑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投身其中”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组卷:32引用:1难度:0.5
二、作文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乘船,不慎落水。落水者一边拼命呼救,一边疯狂拍打水面。船上的水手发现后,没有立即施救,而是平静的观察落水者,看到他无力挣扎时,才跳水救人。等两人平安回到岸上,有人问水手为什么要等那么久才跳入水中救人,水手说:“做了多年水手,我知道如果立刻救落水者,他很可能会在慌乱中把我也拖入水中溺死。这时候,等他挣扎一会,把力气消耗完,才是我去救他的最好时机。”
由此看来,要做成一件事,把握时机非常重要。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组卷:23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