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一中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7/21 8:0: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南宋是古典文化的高峰,思想上产生了朱熹、陆象山这样的理学大师,诗坛产生了中兴四大诗人,词坛也有李清照、辛弃疾等大词人,唯独古文似乎默默无闻,既没有大名家,甚至古文面貌研究也语焉不详。南宋的古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试从吕祖谦古文选本《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探讨南宋古文的转型与新样古文的形制。
    ㅤㅤ《古文关键》是南宋著名的教育家吕祖谦编选的古文教材。我们在是书中却很少看到关于唐代儒学复兴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对文以载道的过分要求,而这些是韩柳欧非常强调的,这是第一个转型,是由道到文的转型。吕氏《古文关键》不关道德一事,《四库总目提要》也评论:“祖谦此书实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文人们开始非常看重自己文章的独立存在价值。编写与阅读古文选本成为时尚,宋代也出现了100种左右的古文选本。
    ㅤㅤ南宋古文的第二个转型是对文法的强调。从《古文关键》开始,古文从神圣的复兴儒学的神坛,从形而上的高大上下沉到形而下的作文法。《古文关键》卷首叫《看古文要法》,第一部分《总论看文字法》,“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案例部分又是“看韩文法”“看柳文法”“看欧文法”“看苏文法”……
    ㅤㅤ第三个转型是厚今薄古。《古文关键》一改唐人只取秦汉古文的传统,变为只取唐宋八大家古文。欧阳修疑经疑古,王安石制《三经新义》,苏东坡提倡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书写,全都是推崇当代文化。南宋人对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从学习的角度继承,特别推崇欧苏又能自成面目,特别强调事功之学、制度之学。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唐宋八大家古文则明白晓畅,便于实用。南宋事功派继承了八大家的明白晓畅,这是一种近代化、实用化的语言趋势,也是平民化、世俗化的时代要求,结合事功的主题,成为南宋散文的时代面貌。
    ㅤㅤ第四个转型是古文的主战场从意识形态下沉到科举。说起科举辅导,吕祖谦比同时期的老乡陈傅良还要稍逊。陈傅良以科举文辅导名震一时,他编著的服务于科举的古文选本《八面锋》也红极一时,《四库提要》评此书曰:“相传此为傅良所撰……皆预拟程试答策之用,非欲著书,故不署名耳。宋人好持议论,亦一代之风尚,而要其大旨,不失醇正……是编虽科举之书,专言时务。”科举文与古文互相借重,互相煽动,是典型的新样古文。新样古文在科举场的成功对南宋古文运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古文关键》中提出了“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这样违背纯文学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科举文的特点。议论文对科考最有用。
    ㅤㅤ第五个转型体现了商业文明的时代特点。从《古文关键》的多处矛盾来看,该书可能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他们将吕祖谦谈文的语录、授课的讲义、课堂评点的古文组合剪辑成《古文关键》一书。当时该书比较畅销,可能有二卷本,还有二十卷版本。实际上不管书商有多少“神操作”,不管建本多么粗制滥造,它价格便宜,且大量印刷,还是推动了古文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的普及。评点者将文本阅读感现场表达出来,随机标注在文本上,可以是即兴式的、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提升式的。读者借助这些标抹符号可以现场体会评点者的感受,所以格外真切。清代古文选本600种,而成熟的选本大部分有评点,古文也找到了它最佳的存在方式,最终延续为今天中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
    (摘编自马茂军《<古文关键>与南宋古文转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复兴儒学、文以载道”的古文在整个宋代转型为“为论文而作,不关讲学”的古文。
    B.“形而上的”指复兴儒学神圣使命的传统古文主张,“形而下的”指写文章的方法。
    C.科举铺导上陈傅良比吕祖谦名望略高,故《八面锋》比《古文关键》的水平也要略高。
    D.从《古文关键》可能有多个卷本等的矛盾现象看,其书是由书商最终出版定稿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南宋“古文”与同时期的文化高峰“理学、诗学、词学”作比较,提出问题。
    B.文章分析《古文关键》转型信息时,各段均运用了比较分析,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深度。
    C.文章紧扣《古文关键》透露的信息,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阐述思路清晰有力。
    D.第四段和第六段在阐述南宋古文发展变化的各种转型特点时,均提到了选本的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关键》的选文标准不再以“文以载道”为宗旨,而比较看重文章自身的价值。
    B.“秦汉派古文艰涩难懂”,故《古文关键》选取了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而没有选秦汉人的文章。
    C.“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的观点,也是新样古文的特征,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
    D.读者借助评点者在书中留下的各种标抹符号,可以感受评点者的阅读感,因而格外真切。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ㅤㅤ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以劳动立德树人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
    (摘编自《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人民网”2020年4月28日)材料二:
    ㅤㅤ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劳动教育发表过许多论述。他给晓庄师范题写过一副对联:“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力上劳心”可以说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根基,他提出“我们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是主张劳力与劳心并重”“真正之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这样做的人要用心思去指挥力量,使能轻重得宜,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这种人能以人力胜天工”。
    ㅤㅤ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固然重要,但是通过劳动,达到在劳力上劳心的效果,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这应该是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
    (摘编自《劳动教育怎么搞,别忘了陶行知》,“光明网”2019年8月28日)材料三:
    ㅤㅤ以弘扬工匠精神为手段,传播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之内,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特别是精心打造校园氛围,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景观熏陶人,融入校园生活培养人,融入校园文化涵育人,融入校园制度规范人。精心设计主题性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建设劳模工匠文化“场景圈”,让工匠精神元素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中。系统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在充分利用橱窗、海报、标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同时,更要精心打造网络、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媒体传播弘扬工匠精神。校园之外,应以劳模工匠选树活动为契机,创新探索弘扬工匠精神的方法,以劳模和工匠人才为学习榜样,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涵养劳模文化、工匠文化,厚植奋斗理念和劳动情怀,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模工匠、爱护劳模工匠、学习劳模工匠、争当劳模工匠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从而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内部和细部,融入学生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全过程。
    (摘编自《以工匠精神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光明日报》2020年4月28日)材料四:
    ㅤㅤ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摘编自《积极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人民日报》2020年4月30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承载以劳动立德树人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所以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B.劳动最光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C.“在劳力上劳心”强调要勤劳动,但又不能止步于劳动。要以劳动涵育内心,实现道德、智慧、体质、美感的发展。
    D.在学校内弘扬工匠精神,可以传播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为劳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搞劳动教育别忘了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观念,因为他继承并发展了“劳”与“学”结合的历史传统,也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借鉴。
    B.不仅要把工匠精神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全媒体传播工匠精神,还要校内校外联动,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全过程。
    C.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要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
    D.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适应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要求;应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
    (3)新时代应怎样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乾坤香包
    杨西京
    ㅤㅤ熄灯号刚响,房东康大叔找到“女大”三分校四中队学员柳山韭,送给她一个纸包:“俺在洛汭码头碰见一个人,他说是您老乡,还说,您一看这,啥都知(道)啦……”
    ㅤㅤ柳山韭剥开纸包:这是一个亚麻刺绣的半壁香包。她悄悄从枕头包里取出香包另一半,乾坤合壁:乾包上牡丹枝叶伸向坤,花开在坤;坤包上牡丹枝叶伸向乾,花开在乾……她清楚,这是未婚夫赵忆泽家“文婴药号”祖传千年的定情物。咦?他怎么到这来啦?!……
    ㅤㅤ左猜右想,柳山韭在梦里回到了家乡——
    ㅤㅤ她惊恐地看着搭在村口的戏台。戏台上,支着一个油锅。锅下,劈柴熊熊;锅内,滚油沸腾。两个手执短刀的匪兵把五花大绑的未婚夫推向油锅边。身着皮大氅的恶霸牛趟山面对台下逼迫而来的乡亲,恶狠狠地说道:“都认识吧,这就是本县抗日二区武委会主任赵忆泽,我要一刀刀割下他的肉,一片片扔到油锅里炸,叫老少爷们儿都尝尝,这就是闹减租减息,搞‘倒地运动’的下场……”
    ㅤㅤ台下一侧,牛家二少流着长长的口水,死盯着脸色发白的柳山韭,乘机提出“以婚易人”。……三天后,在牛家大院醉拳冲天的夜半,赵忆泽翻墙而入,从洞房后窗救出未婚妻……两人逃至金牛山半腰,匪兵鸣枪追近。“忆泽,他们撵的是俺,俺向东,引开敌人,你往西……”那一刻,赵忆泽掏出家传乾坤香包,各执半壁:“以后拿这见面……”
    ㅤㅤ泪水湿透了枕头。那晚,赵忆泽由西入陕,奔向延安,后上了抗日前线……而她,匪兵近身之际,纵身跳崖,恰被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救起,参加了八路军。
    ㅤㅤ五年啦。托人托亲打听,两人有了联系。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在巩县康百万庄园成立时,她从作战部队选调入校。快一年的学习,她像变了个人似的。这两天,全校开展“给前线丈夫一封信”活动,她用学到的文化知识,给未婚夫写了封挑战书:“你在前线打敌人,俺在后方学文化,咱俩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立功受奖走在前……”挑战书还未发出,他……
    ㅤㅤ“您老乡约您明早早操时,在洛汭码头大柳树下见面。”耳畔响起康大叔加重语气的捎话。
    ㅤㅤ一千八百多个思念的日子,见面了,说啥哩?该……梦幻里,未婚夫戎装甲带,满胸立证功章……
    ㅤㅤ翌晨,起床号一响,她向指导员请了假,来到约定地点。
    ㅤㅤ柳山韭所有的梦幻都没有这一幕:
    ㅤㅤ赵忆泽身穿大褂,头戴礼帽,一副小商人模样。“俺打仗……受伤了,部队南下,俺……俺掉队啦……”
    ㅤㅤ掉队?掉队咋不去部队收容站?收容站就在河对面哇!
    ㅤㅤ不知是久别后的生分,还是未婚夫妻间那种羞怯的紧张,赵忆泽说话吞吞吐吐,眼不敢正视,不时抬头看着数十里外家乡的金牛山。
    ㅤ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咱县也解放了……咱俩也二十五六了,该回家成亲过日子……”
    ㅤㅤ柳山韭明白了,未婚夫这是“开小差”!还要拉自己一块“开小差”!顿时,极度的羞耻涨红了脸。
    ㅤ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一支支早操的队伍迎着曙光,从康百万庄园飞出,着装严整的女学员特有的口令、口号、脚步声,响彻在伊洛河长堤上。
    ㅤㅤ“听见了吗?咱县解放了,全中国都解放了吗?!”
    ㅤㅤ赵忆泽垂下头,不敢去看那一支支英姿飒爽的女兵铁流……此刻,他的心一下子回到自己火热的连队生活。这铿锵的口号,曾从自己嘴里喊出,然而,当连队南下路过家乡时,自己却以战伤为由,萌生了解甲归乡的念头……
    ㅤㅤ沉默,沉默……
    ㅤㅤ“忆泽哥,”柳山韭柔柔的甜语,吐出一句句乡音,“你忘了你赵家的家训了吗?”柳山韭掏出乾坤香包,指着正反两面红黄绿三色丝绒刺绣的两行字:金瓯缺,丈夫不望月;乾坤圆,男儿把家还!
    ㅤㅤ赵忆泽落泪了……赵家原为北宋士人,在汴京城东宋门外开了一家“文婴药号”,擅做香包生意,独特的牡丹香配料,别致的造形,精巧的制作,享誉京城。靖康之难中,其先祖爷携家小避难至巩县浮戏山区。安顿好家人,先祖爷只身南下投岳飞抗金。离家当晚,先祖爷让先祖奶在家传乾坤香包正反两面,各蘸二老鲜血,刺下了赵家这两句千古家训……
    ㅤㅤ先祖爷走后,先祖奶在家门口朝南的峰顶栽下一棵白檀树。每天早晚,先祖奶手拉树梢,踮脚南望,渴盼着丈夫早日归来。树高了,树大了,树老了,比树干还粗的树根顽强扎在石缝里,巨伞似的树冠,枝枝梢梢,伸腰握拳,齐齐向南。后人便称此檀为“望南檀”……
    ㅤㅤ“忆泽哥,咱这阵儿回家过日子,你敢看那棵‘望南檀’吗?你有脸见咱的先祖爷、先祖奶吗?”
    ㅤㅤ倏然间,赵忆泽想起了全连高喊口号宣誓南下的场面,想起了断臂挥枪的连长,想起了独目冲锋的指导员……猛然,他弯下腰,拾起脚下一块尖石,一下子砸向自己额头……“韭妹,俺立马回收容站,重上前线,立功雪耻!”
    ㅤㅤ“忆泽哥,全中国都解放啦,咱再成家。妹子永远等着你……”柳山韭把乾坤香包捂在未婚夫额头,那血,一点一点,浸入先祖爷、先祖奶刺绣的两行家训里……
    ㅤㅤ伊洛河上,一只小鹰船上,赵忆泽挺起了军人的脊梁,立在船头,回望着长堤……
    ㅤㅤ长堤上,柳山韭汪满泪水的双眼,看着飞去的小船……
    ㅤㅤ霞光里,船上、堤上,两双各执半壁乾坤香包的手,频频摇着,晃着……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乾坤包”中的“乾坤”指男人和女人,赵家家训中的“乾坤”指国家;赵家家训表达出赵氏男儿的担当气概。
    B.“望南檀”的故事中,既有先祖爷肝胆报国的勇毅,也有先祖奶对爱情的忠贞,更有柳山韭对赵忆泽的爱恋与期待。
    C.文章从衣着、语言、心理等角度,描写了一个“掉队”后与未婚妻约会的赵忆泽形象,他在未婚妻的鼓励下重上前线。
    D.画线语句中的三个“想起了”,简明扼要地描写出了赵忆泽当时复杂的思想斗争;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语势。
    (2)“以婚易人”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柳山韭的性格特点。

    组卷:1引用:1难度:0.5

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夏季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立夏后要顺应天时变化,①          。夏季人体阳气浮越于表,腠理开泄,抵抗力减退。室外骄阳似火,室内凉风阵阵,切忌汗后浴风、穿着湿衣、贪凉饮冷等。因为出汗后腠理疏松,毛孔舒张,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伤害人体阳气,滞留肌肤而出现头痛、身痛、肌肤酸楚麻木、关节痛等症状。夏季要以养心为重,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强度要适宜,不宜过于剧烈,以防耗伤太过而泄汗伤阳。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或游泳等方式,运动后要②          ,以补充体液。夏季容易心烦气躁、口舌生疮,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可以清热、解暑、降心火,所以,③          。但苦味食物大多寒凉,平素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纳差怕冷、面色白、舌淡脉沉的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常吃。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骄阳似火”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中医学认为,七八分饱就好,不要吃得太撑,食太过会产生内热,腹上部会湿热过盛。
    ㅤㅤ《宣明五气篇》又说,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入五脏时,要适量,不及或太过都不可以,要均衡地吸收,五味均衡。
    ㅤㅤ以上材料给人以启示,引人深思。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