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5 19:0:1

一、基础积累:共8分。

  • 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清晨,微风轻拂,             宛转动听的鸟鸣(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群白鹭在湖中低头觅食一幅惬意悠然的自然画卷扑面而来。一池清水入库,一泓清水北上。水质的改善提升了生态,也让微山湖的多样性生物得到了全面恢复。目前湿地内有各种水生植物74种,各种鱼类78种,鸟类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白鹳,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白枕鹤、灰鹤、鸳鸯等221种,每年还会有几百万只侯鸟(相约来此/比翼双飞)。             ,鸢飞鱼跃,碧波荡漾……揽千年大运河入怀,             ,作为亚洲唯一的河湖交融型湿地,微山湖就像一颗璀璨的名珠(镶嵌/点缀)在鲁南大地上,尽显湿地魅力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轻(fó) 宛转 觅食
    B.意(xiá) 一幅 侯鸟
    C.鱼(yuè) 荡漾 交融
    D.力(mè) 名珠 尽显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绝于耳 相约来此 镶嵌
    B.此起彼伏 相约来此 点缀
    C.不绝于耳 比翼双飞 点缀
    D.此起彼伏 比翼双飞 镶嵌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白帆点点 清香扑鼻 拥黄河母亲入梦
    B.清香扑鼻 白帆点点 拥黄河母亲入梦
    C.清香扑鼻 拥黄河母亲入梦 白帆点点
    D.拥黄河母亲入梦 白帆点点 清香扑鼻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水质的改善提升了生态,也让微山湖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全面恢复。
    B.水质的改善提高了生态质量,也让微山湖的多样性生物得到了全面恢复。
    C.水质的改善提升了生态质量,也让微山湖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全面恢复。
    D.水质的改善提高了生态,也让微山湖的多样性生物得到了全面恢复。

    组卷:7引用:4难度:0.7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 2.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耳。
    (节选自《韵香阁诗草》)【注释】①嫔:嫁。②鞅掌:事务纷扰繁忙。③瀹灵府:浸润心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同“否”)
    B.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C.人咸之(异:奇异)
    D.犹手不释卷(暇:闲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课毕,坐听讲。
    A.敏好学。
    B.相委去。
    C.为人谋不忠乎。
    D.俄雪骤。
    (3)下列对两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乙】文中可见,读书是孔祥淑的爱好和精神寄托。
    B.【甲】【乙】两文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谋篇布局的。
    C.【甲】【乙】两文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D.【甲】文中的陈太丘之友是一个无礼无信无知之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划两处。
    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耳。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扁担那头的父亲
    卞毓方
          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
          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
          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
          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来了,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节骨眼上,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
          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
          ⑧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⑨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
          ⑪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
          ⑫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写了父亲对“我”言传身教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⑥段用较大篇幅写了“秦穆饮盗马”的故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
    (4)文章结尾的句子含义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

    组卷:8引用:1难度:0.3

五、写作:共40分。

  • 8.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支持理解,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什么事情,让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自主立意,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组卷:6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