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共青团的初心使命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2021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我们党从成立起,就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含量高、民主成色足、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民主,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这是因为(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体现了(  )

    组卷:24引用:11难度:0.7
  • 4.下列能体现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是(  )
    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②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④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5.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规定,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各级政府高效履职尽责。2022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建立公开、动态调整、考核评估、衔接规范等配套机制和办法。这样规定是因为(  )
    ①削弱权力才能够保证权为民所用
    ②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③制度有助于规范权力运行,预防腐败
    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6.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  )

    组卷:0引用:3难度:0.8
  • 7.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为尺度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下列是小王家庭成员的收入来源,其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每个月工资收入6000多元
    ②妈妈是一家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年收入10万元左右
    ③爷爷承包20亩集体土地种植葡萄,年收入20000元
    ④92岁的太奶奶,每个月享受政府提供的高龄补贴200元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8.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要求今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之所以重视国企改革是因为(  )

    组卷:7引用:4难度:0.8
  • 9.2022年6月7日,云南丽江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在张桂梅校长的陪伴下奔赴高考考场,这是张桂梅校长连续第12年送考。自2008年建校以来,华坪女高已把近2000名大山女孩送入大学。张桂梅校长以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大山女孩的(  )

    组卷:15引用:5难度:0.8

二、非选择题(7小题,共60分)

  • 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为了让同学们学习了解宪法,某学校开展“宪法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根据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示意图,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为在全党全社会普及宪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强国”平台推出“宪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专项答题。
    (2)请你为“学习强国”平台提供宪法的相关知识。(两方面即可)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近年来,我国不断在青少年中推动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培养青少年对宪法的尊崇。
    (3)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对宪法的尊崇?

    组卷:3引用:1难度:0.4
  • 27.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同学们的法治观念,某校开展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同学们搜集了部分法律中关于平等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宪法》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
    ——《民法典》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刑法》(1)请你谈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
    在活动宣传栏有这样一段话: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2)为什么要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3)活动结束后,请你就如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向中学生发出两点倡议。

    组卷:3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