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如图为“我国某地2021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顺流而下,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组卷:3引用:0难度:0.30 -
2.如图为我国某地2021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顺流而下,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据此完成1~2题。
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时间在(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
3.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能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一天中相对湿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14:00左右。如图为某地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据此完成3~5题。
该地温室大棚内一天中14: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说明当时(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 100 多个湖泊,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山-湖泊景观。这里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3500mm)。湖水终年不冻。沙漠南部存在着多条断裂带,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湖底常见碳酸钙沉积(压力减小时,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沉淀)。由于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
(1)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底碳酸钙沉积的原因。
(3)试为巴丹吉林沙漠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组卷:5引用:1难度:0.5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出产的黑釉茶盏(建盏),以当地含铁量较高的红壤作为主要胎料,经揉泥、拉坯、上釉等多道工序,在建窑的窑炉中烧制而成的黑釉瓷器,铁胎厚重,斑纹多彩绚丽。在宋代有“斗茶“风俗,建盏被誉为“斗茶“最佳器皿。元代之后因饮茶风俗的改变,建盏逐渐失传。1989年,在如图所示地区考古挖掘出唐至元初的十余座古窑址,其中一座长达 135.6米,为国内已知最长的龙窑,亦堪称世界之最。
20世纪80年代,建益工艺得以恢复。2016年,建阳区的建盏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建盏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近年来,建阳区建盏企业和从业人员激增,2018年形成产值16.5 亿元的特色文化产业。古法柴烧建盏必须使用后井村及周边特有的瓷土(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黏土),在大约1275℃-1345℃之间烧制,三至五天完成,期间需轮班投柴。古法柴烧炉温难控,废品率极高,现多采用自动化电窑烧制。目前,特有瓷土呈现紧缺之势。如图为建阳区后井村及周边地形简图与最长龙窑遗址景观图。
(1)分析图示区域历史上建窑集聚的原因。
(2)说出古代龙窑主要建在丘陵缓坡地带的好处。
(3)说明电窑相对于柴窑的优点。组卷:2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