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下)开学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社会公益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这些说明青年志愿者(  )
    ①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了亲社会的行为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
    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组卷:48引用:18难度:0.9
  • 2.2017年3月24日,歌手汪峰在博鳌年会的分论坛中,与来宾共同探讨当前互联网经济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汪峰说道,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极大丰富了当代艺术形态,催生出大批新的艺术类型,也带来艺术观念的深刻变革。这表明(  )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②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③互联网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④互联网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组卷:35引用:13难度:0.7
  • 3.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此,我们应该(  )

    组卷:72引用:72难度:0.9
  • 4.大家在一起的交往和生活,就需要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共同认可,共同遵守。这是因为(  )
    ①社会规则不会自己起作用,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组卷:61引用:33难度:0.7
  • 5.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骂脏话、扇耳光、殴打人,简单粗暴处理,“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究其原因,是有些人忘却了(  )
    ①礼貌
    ②诚信
    ③尊重
    ④宽容

    组卷:309引用:47难度:0.9
  • 6.9年来,“楼管大叔”余昌权为捡到的上百个手机、单反相机和电脑等财物找到失主,2015年9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余昌权的事迹启示我们(  )

    组卷:87引用:19难度:0.9
  • 7.2016年2月,在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起烟来,致使烟雾警报器报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以500元行政罚款,这告诉我们(  )

    组卷:472引用:47难度:0.9
  • 8.微信微博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谣言也在微信微博中滋生蔓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②公民要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承担责任
    ③法律可以杜绝网络谣言行为
    ④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组卷:25引用:23难度:0.7
  • 9.上海一房产中介张某,为了让房东降价售房,对房东打电话恐吓,还用钢珠打坏两家房 东的窗户。近日,张某一审以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张某的行为属于(  )

    组卷:19引用:12难度:0.9

二、简答题(25分)

  • 26.一位母亲给13岁的儿子买了一部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并以书信的方式与儿子“约法三章”。
        亲爱的儿子:
        生日快乐!
        我想你现在肯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而兴奋。你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了,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接受这个礼物的同时你必须接受必要的约束。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能和现代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理解,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约束。
    ①接听电话时要认真倾听、文明交谈。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合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②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别人的语言;
    ③不能沉迷手机。用手机上网时,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尽量下载一些经典的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④在公众场所要讲究礼仪;
    ……
        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上约定的话,妈妈只能将这部手机收回!
    爱你的妈妈5月20日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上述约定的①②③④项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生活中,中学生该怎样做一个“有礼”的人?
    (3)母子“5.20约定”也需要我们诚信、守信。什么是诚信?我们该怎样践行诚信?

    组卷:29引用:17难度:0.5
  • 27.材料一《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的照片。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大部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频发,不法分子通过一些违法违规网络服务平台,传播获取钓鱼木马、个人真实身份和账号信息,利用网络改号电话、短信群发器等大肆实施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决定从2016年5月初开始集中开展涉网络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网络服务平台专项整治。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组卷:2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