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2 8:0:8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刚柔并济是正道:老子的“柔实力”
叶自成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及从中延伸的“柔实力”,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柔实力”有丰富的实践。柔弱与刚强,亦如一阴一阳,一正一奇,形成了治理国家的两个方面,刚柔并济是正道。“柔实力”可以为今天国家治理和天下治理提供有益的思想基因。
老子思想中的“柔弱”大体上有五种用法:一、以“柔弱”指身体力量、实力、硬实力的弱小,如“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之“弱”,这里说的刚强胜柔弱,即力量大的一方战胜力量弱小的一方。这是通常的规律。二、以“柔弱”指精气神的生理心理状态,此时的“柔弱”意为意志的柔韧、精气神的充足,如“弱其志,强其骨”。三、以“柔弱”指大道的体用关系,如“弱者道之用”,讲的是大道为体,柔弱为用,是一种哲学上的体用概念,与力量大小无关。四、以“柔弱”来论述其对立面坚强,论述柔弱与坚强的关系,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过程,要经历从柔弱到坚强的变化。老子这里所讲的柔弱与刚强的关系,是警示人们,柔弱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生命体变成坚强者时,就要开始走向反面了。第五种用法,使用的次数最多,内涵也特别丰富,就是“柔弱胜刚强”。这里的柔弱胜刚强,显然不能直接理解为力量弱小的战胜力量强大的,因为这违反了常识。这里的柔弱者并非指力量柔弱、弱小,而是指力量的柔性使用,即“柔和谦顺”。
老子论述的“柔弱胜刚强”,可以从以下两种情况来理解:一是,力量弱小的一方,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凭借柔力量的优势,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取得胜利;这里的柔弱胜刚强,准确地说是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战胜力量强大的一方;或者说善于柔性使用力量的一方,战胜力量与自己相当,但却刚性使用力量的一方。二是,力量强大的一方,面对另一个强大的敌人时,善于柔性使用力量,因此力量强大的一方以柔性力量,战胜力量更强大但却刚性使用力量的对手;当然,在面对力量不如自己的一方时,它也善于柔性使用力量来战胜对手,以达到以最小代价争取胜利的目的。总之,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柔弱胜刚强”,但这个战胜刚强的“柔弱”,一定不是指力量弱小的“柔弱”,而是指柔性使用力量之“柔弱”。
西方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曾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中虽然从未提及软实力,但中国人其实早已深谙此道”“中国有魅力无穷的传统文化”。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孔子也有“柔远人”的思想。老子和孔子的“柔”,是大道的化身、仁德的表现。除力量的柔性使用之外,我们还可以将与硬实力相对的那些非硬性的、有柔性影响力的因素吸纳进来,这其中包括价值信仰吸引力、思想文化吸引力、个人魄力和感召力、说服力等,共同形成“柔实力”。
总之,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经济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建设还是人的素质的提高,都要根据时代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努力增强硬实力,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使外部敌对势力不能对本国起觊觎之心;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强柔力量的建设,提高对道与德的认识把握能力,提高执政者与百姓的和谐程度,提高国家的对外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刚柔并济才是达致国家长治久安的治国之术。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弱”指的是精气神的生理心理状态,即意志的柔韧、精气神的充足。
B.“柔弱胜刚强”不能直接理解为力量弱小的战胜力量强大的,这里的柔弱者是指力量的柔性使用。
C.力量强大的一方,面对力量不如自己的一方,刚性使用力量比柔性使用力量,取得胜利的代价更小。
D.老子“柔弱胜刚强”和孔子“柔远人”的“柔”都指力量的柔性使用,是大道的化身、仁德的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刚柔并济是正道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阐述了老子思想中的“柔弱”的五种用法,自然地引出了本文要重点说明的“柔弱胜刚强”。
C.文章第三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两个方面具体地阐述了对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观点的理解。
D.文章第四段运用引证法,通过引用约瑟夫•奈的论述,说明中国古代文化对“软实力”的重视由来已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警示人们要一直保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柔弱者状态。
B.力量弱小的一方,在面对比自己力量强大的对手时,借助柔力量的优势,也能以柔克刚,战胜对手。
C.“柔实力”既指力量的柔性使用,又包括价值信仰吸引力、思想文化吸引力、个人魄力和感召力等。
D.一个国家要达到长治久安,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努力增强硬实力,又要努力加强柔力量的建设。组卷:14引用:4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不仅在支付形式上比传统支付更加便捷,可支持双离线支付,手机在无网络、无信号状态下也能完成支付;而且载体也更加多样,除了手机,还可以在滑雪手套、智能拐杖、蓝牙耳机、学生卡、员工卡、徽章等多种终端上完成。
根据今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以北京冬奥为例,在组委园区内就试点部署无人售货车、自助售货机、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场景,并推出支付手套、支付徽章、冬奥支付服装等可穿戴设备。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场景落地加速》,经济网2021年9月13日) 材料二:
2021年是我国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的元年。数字人民币(e-CNY)作为数字化的法定货币,天然具有低碳、环保等特性,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数字人民币自带“绿色”属性和特点。与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相比,数字人民币不需要印刷或铸造,没有折旧磨损,采取“央行-商业银行-公众”双层运营架构,发行、流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对商业银行而言,不需要建立金库等物理空间存储数字人民币,不需要运钞车在地域空间进行调运,在柜面不需要进行点钞验钞,将降低商业银行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数字人民币发行后,现金管理成本和社会治理成本将大大下降。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9.6%,目前位居世界第二。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实现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和数字化,有助于满足数字经济发展对货币和支付体系的更高要求,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相较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数字经济更低碳更环保,是推动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希淼《以数字人民币为载体,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21世纪经济报道》2021年9月15日)
材料三:
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推进且呈现加速之势,多地开展了真实用户试点验证和分批次大规模集中测试,充分检验数字人民币业务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由美团主办的“用数字人民币,享低碳骑行季”试点活动近日正式开启。该活动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苏州、西安、长沙、成都、雄安新区等几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同步开展,凡在以上地区工作或生活的社会公众,均可报名参与活动并领取相应的数字人民币低碳红包奖励。
从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启动,到2020年10月增加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测试地区,伴随着试点的不断推进,数字人民币已经逐渐走入大众生活。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加速》,《经济参考报》2021年9月15日) 材料四: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从供需两方面发力,组织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底层业务能力和基础技术平台,积极对外赋能,共同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以中心化管理、统一认知、实现防伪为前提,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结算效率高、隐私保护强等优势,既不能完全按照账户去管理,也不能照搬纸币去要求,该打破的要打破,该约束的要约束。要发挥好指定运营机构各自优势和专业经验,持续开展技术迭代,保持整体先进性。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与传统电子支付系统间交互,推动不同运营机构钱包间、数字人民币钱包与银行账户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安全与便捷的统一。要坚持双层运营体系,营造激励相容、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产业主体共同参与、竞争选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满足更广泛用户群体和不同场景的需求,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普惠性和可得性。
(摘编自《我国将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底层业务能力和基础技术平台》,《河北日报》2019年9月1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民币比传统支付形式更便捷,支持手机在无网络、无信号等状态下完成支付,支付载体、支付终端也多样化。
B.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人民币,天然具有低碳、环保等特性,将有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C.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数字经济特点更加明显,成为推动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从而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
D.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美团在多地举办相关活动,数字人民币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涉及百姓生活的众多领域,北京冬奥也试点部署各种创新应用场景,这说明数字人民币场景在加速落地。
B.数字人民币自带“绿色”属性和特点,不需要印刷或铸造,不存在折旧磨损,发行之后会带来很多好处,例如某些成本将大大降低。
C.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进入世界前列的情况下,必然需要逐步实现法定货币的电子化和数字化,以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
D.数字人民币具有业务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等优点,其试点自然能持续推进且呈现加速之势,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3)请结合材料四概括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的具体措施。组卷:2引用:2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职业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热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而且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每天要听好几次。板桥大概是一个镇吧,想来还不小。不过它之出名可能就因为出一种叫化风丹的东西。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是在昆明呆着喔?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
黄昏以后,直至深夜;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卖杨梅——!”“玉麦粑粑——!”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得发黑,叫做“火炭梅”,放在竹篮里,下面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昆明人叫玉米为包谷,苗人叫玉麦),下一点盐,蒸熟(蒸出后粑粑上还明显地保留着拍制时的手指印痕),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里面和了一点椒盐,一边稍厚,一边稍薄,形状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铛上烙出来的,有一点油性,颜色黄黄的。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大小亦如之,有一点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抽金堂叶子烟,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她的小孙子吃。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比如拉车的,赶马的马锅头,在茶馆里打扬琴说书的瞎子……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饼子和糕分别放在木盆两侧,上面盖一层白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外婆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成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入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阴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的马。这些马每天由马夫牵到郊外去蹈,放了青,饮了水,再牵回来。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据说这是明建文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它总不好好走路,马夫拽着它的嚼子,它总是騕騕的。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摹仿:“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妈已经先去了。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他没有看见我,我去看一个朋友,正在倚门站着),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对昆明街头各种吆喝声的描写开篇,既从听觉角度营造了一幅昆明生活风俗画,也通过对“同行”的描写,为后文卖糕饼孩子出场作铺垫。
B.卖“化风丹”的男子让他的家乡——贵州遵义板桥在昆明家喻户晓,但他却不愿意回家乡,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男子这种行为的不理解。
C.作者通过描写马的颜色、情态,突出了卖糕饼孩子看马时的专注,表现孩子的童真童趣,而调侃把糕饼卖给马,是以幽默来减轻叙事中的酸楚感。
D.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观察是汪曾祺文学创作的一贯视角,作者抓住“街头吆喝声”这一个“点”,生动细致地呈现出城市生活平静、琐碎的一个“面”。
(2)卖糕饼孩子结尾的一声吆喝“捏着鼻子吹洋号”,与前文几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作家刘心武第一次看这篇小说时,说:“为什么这样短的小说用这样大的题目?”刘心武琢磨后,说:“是得用这样大的题目。”你认为这个题目是否合适?谈谈你的理解。组卷:3引用:3难度:0.5
三、语言运用
-
9.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三处语法上的错误,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要求:先写对应序号,再写修改意见)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宝贵的文化财富。①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正确使用汉字,尊重汉字。②当前社会上汉字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③错字、别字现象较普遍,损坏了汉语的优美和纯洁。商务印书馆以图书的高品质著称于世,其编校部门在长期编校实践中,依据国家有关汉字规范整理出常见的易混易错汉字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供读者查考。
(1)第
(2)第
(3)第组卷:8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我讲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袁隆平说。
材料二:
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孟超始终不知疲倦地为人民工作。“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话,吴孟超说到做到。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
读完上述材料,你对“梦想”和“信仰”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组卷:5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