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河埒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12/17 16:30:2

一、积累与运用。

  • 1.根据诗歌完成填空。
     
    ,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②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舍生取义”是我国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一种生死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梦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有人放弃向往已久的大学,只因心底藏着一个军人梦。他们不怕吃苦,不会低头,miè视一切困难。有人身在闹市,心怀舞蹈梦。诚的心使时间都静止了。面对过往行人奇怪的目光,他不屑置biàn,依然专注的跳着。每一个追梦的人,都自带光芒;每一段追梦之路,都有景色相伴。
    (1)给加点字注音。
     

    (2)看拼音,写汉字。
    ①miè
     

    ②不屑置biàn
     

    (3)“一蹴而就”的“就”与下面选项中哪个“就”字意思相同
     

    A.避难就易
    B.功成名就
    C.束手就擒
    D.就地取材

    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媚秀丽的江南风光孕育了外秀内慧的无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锡人精明缜密,文化底蕴丰厚,为地方和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①除此以外,历史上文化的融合对无锡人文化人格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②春秋战国时期,吴、楚、越文化在此地碰撞
    ③无锡先民曾经吸纳了周太王长子泰伯带来的中原文化
    ④精耕细作的劳作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无锡人的文化思维
    ⑤秀丽的山川,耳濡目染地陶冶了无锡人的文化审美
    ⑥东晋时期,大批北方士族世家南迁,实现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组卷:30引用:3难度:0.6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9

二、阅读与赏析。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星空
    聂鑫森
          ①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
          ②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
          ③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
          ④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
          ⑤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哎,离开‘望星空’我就再也回不来了。”
          ⑥“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进行跟踪、测量、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
          ⑦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一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
          ⑧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
          ⑨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
          ⑩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了。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作为一名模范教师,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之地。
    ⑪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往也如何往”,心头涌出淡淡的悲凉。他交接了全部资料、图纸、手稿,征得领导同意,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眼里却如至交好友。他在一种复杂的心情中回到故乡,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
    ⑫每晚十时,芦管会准时来到露台,和耿星河并排坐在一把长靠椅上。
    ⑬“星河,歇歇吧,我想听你讲牧星人的故事。”“谢谢你。这顶层住房多好,‘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唐代沈佺期《夜宿七盘岭》中的句子。好记性!”“夫人在古诗词造诣上远胜于我。白天无星可看,承你指点,我专读古人写有关日、月星、风、云的诗。”“聊解思念之情。”“是啊!”
    ⑭“我现在对宇航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因为我的先生是个‘牧星人’。”耿星河双眼蓦地发亮,说:“谢谢。我来讲一件难忘的事,十多年前的秋风萧瑟时,我国一颗遥感卫星突发故障,在太空中急速翻滚,星上的能源完全消失,只有阳光照射到太阳能帆板时,才有几秒钟信号反馈。”
    ⑮“这可怎么办呀?”“如果不抓住每次几秒钟的卫星加电时间,注入控制指令,价值十几亿的卫星将成为毫无用处的太空垃圾。”“哦!”“经过持续的仿真分析,我们终于掌握了规律,准确预测出卫星最大的供电时间段,于是,我们指令望远号测量船在南半球上捕获卫星,注入遥控指令,让卫星恢复正常运行。你猜,这次太空费了多长时间?”“猜不着啊!”“69 个日夜!”芦管像小孩一样鼓起掌来,大声说:“太奇妙了!”
    ⑯耿星河无端地叹了口气。“星河,是不是你觉得你像那颗能量消失的遥感卫星,整天闲着,慌慌的?”“是呀,‘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你还不能称老,还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芦管的嘴角忽然露出笑意,说:“你知道吗?这里的一座青少年宇航科普馆即将建成,有展览、讲座、仿真操作等项目,正招聘义务辅导老师。我报了名,有聋哑学生来参观,我可以给他们讲解。你想去吗?”
    ⑰“想,培养未来的‘牧星人’,好事。”“我已经替你报了名。”“真的吗?”“真的。”
    ⑱耿星河禁不住仰天大笑,说:“我太开心了!多谢夫人给我补充电源,你也是了不起的‘牧星人’啊!”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简洁明了,既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耿星河,又用“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望星空”巧妙点题,充满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引用诸如“山月临窗近,天河人户低”等诗句,既点明了人物的知识分子身份,也使得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文学色彩。
    C.儿子耿小星特意置办了一套顶层的房子并在露台上安置了一架远程望远镜,小说中的这一情节安排,表现了儿子的孝心,推动了情节发展。
    D.小说中耿星河向妻子讲述的用69个日夜营救一颗遥感卫星的故事,在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的同时,还突出了我国航天科技领先世界的主题。
    (2)请赏析文中加点词语。
    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了五年。
    (3)耿星河的个性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小说作概括分析。
    (4)小说以“夜渐深,满天星光灿烂”结尾有何妙处?请作简要分析。

    组卷:74引用:2难度:0.3

三、作文。

  • 13.ㅤㅤ童年时的纸飞机去了哪里?奶奶的樟木箱里有什么秘密?今年的樱花是不是去年我们一起看的那一朵?妈妈为什么从来不累……成长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疑问。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ㅤㅤ请以《时间的答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来写,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书写端正;
    ③不透露学校、姓名等真实信息。

    组卷:35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