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文溪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10/31 4: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天平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放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段时间后,天平( )
组卷:199引用:4难度:0.7 -
2.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X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5 -
3.如图“五环旗”中的上面3个环个代表一种液体,下面2个环各代表一种酸碱指示剂,两环相交部分表示指示剂跟有关液体混合后显示的颜色,如图表示相交部分显示的颜色,其中显示颜色不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4.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5.根据下列各组提供的试剂,判断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酸碱反应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7.速度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v=
),物理学常用这种方法来定义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同的是( )St组卷:1引用:3难度:0.5 -
8.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如下表:
物质 血浆 胃液 正常雨水 葡萄汁 pH 7.35~7.45 0.9~1.5 ≈5.6 3.5~4.5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9.足球运动员用150牛的作用力,将重4.5牛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为( )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
①BaCl2、CuSO4、NaOH、NH4NO3
②Ba(NO3)2、NaCl、Na2SO4、H2SO4
③NaOH、FeCl3、MgSO4、KCl
④AgNO3、HCl、K2CO3、BaCl2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11.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A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出现白色沉淀,
酚酞不变红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变质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始终未变浑浊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红色褪去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组卷:67引用:5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共22分)
-
3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序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5.5 m 1.2 1.2
(1)上表中的m的数值应为多少?
(2)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5.将V1mL3.65%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图1),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图2)和温度变化(图3)。(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图2中V1=0mL时,图1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2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组卷:1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