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 1.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空格内。
          按照天干地支的排序,今年为壬寅年,生育为虎,虎拥有百兽之王的地位,在创作领yù
     
    受到文人墨客的青lài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借虎之威武雄风,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豪迈地
     
    咏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jù
     
    龙盘今胜昔,天翻地
     
    慨而慷。”

    组卷:5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3.下面有关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三)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小村就在大河边      ①有段时间,朋友在唐山修改她关于黄河题材的剧本。她常在微信里晒唐山侠义的山、静谧的水、亮丽的花,古朴的树和自然生长的鱼。还说,唐山的粗茶淡饭好吃,唐山人厚道,热情她说还要去唐山,再去时喊我。我于是知道唐山,可不是河北省的唐山,而是河南济源郡原镇的唐山,一个依偎着王屋山、手牵着黄河的安然的小村子。
          ②我习惯从概念的澄清入手来认识的一个对我而言的新事物。唐山,和盛世大唐有关系吗?或曾是唐姓人家聚居的地方?那年春天,我们在唐山的一条小船上随波荡漾,湖面犹如风吹皱了的沙漠。A.我们贪婪黄河的美,都不说话。似乎一旦说出什么来,就显得不得体。
          ③老周是古村的文化人,正编村志。他说:“最初,应该是倪姓人家从山西大槐树迁至唐山后来确有唐姓人家生活于此;再后来,唐姓的一支迁往山东,另一支就此消失;现在,村里有16个姓氏,没唐姓。我认真地听,但心思总被青山、碧水、蓝天、白云、水鸟和清风吸引。逾千米宽的黄河河道,总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像湖,也像海。
          ④小浪底大坝上游,也是黄河八里峡上游,唐山如今高峡平湖。几十米深的河水,倒映着南岸百米峭壁。山环水抱,山清水秀,唐山便有些许山水江南、呢喃细语的韵味。四五千亩水域环拱着以柏圪垯为高地的半岛,半岛上有几棵很老的古楠。堰头上,野玫瑰篌拥着,如瀑布般,新修的环岛路还是本色的黄土地面,踏上去软软的。唐山村村支书高国强背山面水指点着:“对面是九蹬莲花山,隐约的是大河楼,河南岸是洛阳黛眉山、荆紫山……”唐山村有6个居民组,分散在半岛上。庄重的唐山人民革命纪念碑坐落在村子中央,顶天立地。在抗战时期,当时全村只有120多个村民,却有20多人壮烈牺牲。
          ⑤盛世修史,村民们想把小村的历史留下来。看那手写的厚厚的村志底稿,看那现代的风情小镇规划,我突然有一份感动:难得他们有这样一种情结——梳理小村的历史,思考小村的现在憧憬小村的未来。唐山就在黄河边,就得保护好黄河生态,这或是我触摸到的唐山最初隐隐脉象。
          ⑥秋后,再次去唐山,是因为唐山村举办首届富硒红薯节。济源作协、济源书协送文化下乡为节会增添一些墨色书香。村支书高国强正在支了两口大铁锅的院子里忙活着。这个脸膛黝黑的汉子,能带领群众搞乡村旅游开发,搞新型水产养殖,能张罗着编修村志,能在村子里树起唐山人民革命纪念碑,如今又举办富硒红薯节,算是有见识的农村干部了。
          ⑦道路两边坐满了村民,摆着山货摊儿。带着新鲜泥土的红薯是今天的主角,刚蒸热的红薯冒着热气儿,来客随手拿起尝一口,有的说甜,有的说绵。随着人流,到地里刨几秧红薯;或者到山巅看山河——远山如黛,近水凝碧,书法家们当场挥毫泼墨,写下“魅力邵州”“唐山如画”等,久违的热和,这一天在唐山复活了,村民、来客同吃一锅饭,或围坐在大院简易的八仙桌旁或就在院外路边石头上坐下来,或蹲在堰边,或端着碗转悠着……吃完一碗焖威米饭,我又回一碗,结果吃撑了,我们在村外捡了一块美丽的黄河石,轮流拿着。山上怎么也遍地是鹅卵石呢?黄河曾浸到山脖子处吗?沧海桑田,不知道有多少过往曾走过这片土地。
          ⑧天还有些冷,唐山半岛与黄河都显得静谊而矜持,我这次来唐山,是要南湾黄河,到河南岸看看一河之隔的荆紫山的。
          ⑨小船划开大河,老周立在船头,手里抓了一把刚在地头采的犁头草问道:“你看它的叶子像不像犁铧?”老周说:“黄河从村前流过,人老几辈都这样流着,那时黄河饥瘦。但风水轮流转,黄河这些年说长胖就长胖了,雍容华贵。自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浪底响彻世界,唐山也风生水起,过去只说天下黄河贵德清,如今呢,天下黄河济源清,黄河清了,我们才有底气邀请人到中原,来看看唐山的湖光山色,”唐山地势高,水涌上来,只到半山腰,曾经干瘪的丘陵,摇身变成了现在丰牌的半岛或岛屿,成了北方千岛湖。原来的庄户人家,临水而居者三分之一转型成了渔民,有了小渔船。B.铁皮小渔船在大河上欢快穿行,马达声像鼓点一样,敲打着大河的脉络。小浪底大坝建成前,黄河河道不宽,脾气却大,河水大了泛滥,小了干旱,对农人来说,都是灾难,现在的黄河水质清澈。当下是丰水期,烟波浩渺,山石上最高水位线的痕迹都被淹没了。
          ⑩返回船上,老周说到他自己。他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因老伴一场大病致贫,因党的好政策脱贫。他现在也是上着班的人,有了固定的收入,老伴还享受一些政策性医疗救济,日子安然了,他得闲可以研究他钟爱的《黄帝内经》了。几次到唐山,我最终触摸到了一些有关黄河的隐隐脉象。
    (刘帆/⽂,选⾃《河南⽇报》2022年,有删改)(1)本文从朋友向“我”介绍唐山起,主要写了“我”与唐山的哪几件事?
    (2)阅读第⑦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唐山首届富硒红薯节“热和氛围”的?
    (3)请从词语运用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句)
    (4)文章的最后说道:“我最终触摸到了一些有关黄河的隐隐脉象。”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有关黄河隐隐
    脉象”指什么?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三、习作表达(共40分)

  • 10.作文。
          书不停,生活不停;阅读不停,书写不停。往前看时,仿佛在等着名为时间的作者按时更新;回头看时,又发现握着笔的分明只有自己。这本名叫生活的书啊,我们既是自己的作者,也是自己的读者。
          请以“生活的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誊写在答题卡上。②文体自选,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③不少于
    55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