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4.3 平面镜成像(第1课时)》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9/1 11:0:12
一、选择题
-
1.小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组卷:632引用:15难度:0.7 -
2.小明站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他看到的像应该是图中的( )
组卷:167引用:3难度:0.9 -
3.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组卷:1311引用:62难度:0.9 -
4.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
组卷:336引用:4难度:0.6
三、作图题
-
11.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组卷:306引用:12难度:0.7
四、实验探究题
-
12.李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同学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数据记录如下:次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使结论更可靠组卷:844引用: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