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中山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化学让我们鉴赏了溶液的颜色美,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有色溶液的是( )
组卷:384引用:16难度:0.6 -
2.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5.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X 稀盐酸 水 水 水 双氧水 Y 锌粒 硝酸铵 氢氧化钠 氧化钙 二氧化锰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二.第Ⅱ卷本卷共7题,共70分。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甲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乙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丙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①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②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
【拓展应用】家庭里的铝制品在使用时要避免与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组卷:233引用:8难度:0.6 -
18.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和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粉末加入到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原理是Zn+H2SO4═ZnSO4+H2↑,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9.9g,则: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组卷:2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