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
1.学校开展“推进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甘肃”主题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保护黄河生态】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语段一】①良好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②甘肃媒体人将共同携手,用实际行动做环境保护的关注者、环境问题的监督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绿色生活生活的践行者,以点滴参与和舆论引导的涓涓细流,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能量,努力让陇原大地更山清水秀,环境更优美,共同谱写绿色发展的甘肃篇章。
(节选《甘肃日报》)【语段二】③黄河百折,演化五千年文明;金城嵬然,锁定两千年盛衰。登临白塔山顶,金城容颜历历在目。广厦如林,大道如织,车辆如梭,草木葳蕤。五彩bān lán的组合画面,为金城兰州陡增秀色。洋溢着现代节奏的一方名城,却依然可以感受到历史底蕴的深厚juàn yǒng。
(节选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juàn yǒng bān lán
(2)给加点字注音。
嵬然
广厦
(3)【语段一】中有病句,请指出是第几句,并写出修改意见。
第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民生福祉”“涓涓细流”是并列短语,“山清水秀”“车辆如梭”是主谓短语。
B.“福祉”“底蕴”是名词“葳蕤”是形容词。
C.语段一句子①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保护生态环境是责任”。
D.语段二中③句属于并列复句。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2.下面是某位同学查阅有关黄河资料时搜集到的一副有关黄河对联的上联,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最符合的下联( )
上联:白日依山腾紫气组卷:33引用:2难度:0.5 -
3.【传承黄河文化】
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代先民上观天象,下察地理,将看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绘,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 。 。 。如有符号画面,包括手印图、鱼尾图等。
①甘肃黄河岩画内容反映的时间,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直到秦汉时期
②可见,岩画是人类认识世界时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象征
③据说,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岩画距今约五万年
④岩画内容多样,特色鲜明组卷:27引用:2难度:0.5 -
4.【走进美丽甘肃】
在黄河流域文明中甘肃段举足轻重。读古诗,领略古诗中的美丽甘肃。请你写出下面古诗词里体现的甘肃现在的城市名称。
(1)金城关外寺,殿宇枕岩阿,地辟飞沙少,山高怪石多。钟声闻紫塞,塔影漫黄河,最爱谈禅处,何妨载酒过。——李文《白塔寺》
(2)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
(1)
(2)组卷:7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50分)
-
12.生活少不了陪伴。父母的陪伴让你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的陪伴让你漫游在知识的海洋,同学的陪伴让你明白了快乐的含义……陪伴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上一刻你还是被陪伴者,下一刻也许就变成了陪伴者。
请以《铭记____的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避开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组卷:8引用:1难度:0.5 -
13.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季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朗读者》七期卷首语)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心仪的文章。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少于600 字。组卷:19引用: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