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 好的故事》2023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10/18 3:0:2
一、填空题
-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诗人gē
(2)fú píng组卷:65引用:2难度:0.7 -
2.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填到横线上。
乌桕(jiù jiǔ) 膝髁(kē guǒ) 蓑(suō sōu) 参差(chāi cī) 胭(yīn yān) 泼剌(lā là) 骤(zòu zhòu) 皱蹙(cù cū) 组卷:16引用:1难度:0.9
二、现代文阅读
-
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①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②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1)文段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请用横线画出来。
(2)不是第②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的一项是
A.山阴道上的风景
B.小河中的倒影
C.天空中的日光
(3)下列内容,第②自然段中写到的有哪些?
Ⅰ农夫、村妇和村姑
Ⅱ.枯柳树下瘦削的一丈红
Ⅲ.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
Ⅳ.水中的青天的底子
Ⅴ.河边的枯柳和红花
Ⅵ.水中的萍藻游鱼
Ⅶ.成了“胭脂水”的清澈碧绿的河水
文段二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文段三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阅读文段二和文段三,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完成各题。
(4)对于“好的故事”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绮丽优美的环境、勤劳淳朴的乡民及宁静祥和的生活
B.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眷恋与追求
C.是关于作者童年的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5)对“昏沉的夜”深层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昏沉的夜”暗喻旧中国的黑暗,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较艰苦
B.指的是夜里昏暗,因为工作太疲劳,让人昏昏欲睡
C.与“好的故事”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作者当时的苦闷组卷:44引用:2难度:0.4
三、排序
-
7.请根据课文顺序,重新排列下列内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好的故事”的破灭。
②梦中回忆故乡山阴道上美的人美的事。
③旧历正月初五深夜的情况,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
④梦中幻想的“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组卷:31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