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第7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2021年同步练习卷(7)

发布:2024/11/7 5:0:2

基础过关练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6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组卷:18引用:10难度:0.9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          ,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其实不然,(  ),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         、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          ,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             ,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另辟蹊径 耸人听闻 数见不鲜 良莠不齐
    B.剑走偏锋 混淆视听 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
    C.另辟蹊径 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 参差不齐
    D.剑走偏锋 耸人听闻 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B.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D.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组卷:56引用:48难度:0.7

  •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13难度:0.9

  •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青年人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人的特点,①
     
    是优点。②
     
    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③
     
    把理想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④
     
    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⑤
     
    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

    组卷:3引用:5难度:0.8

阅读提升练

  •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续写江景,红绿紫黄,色彩绚烂,写出诗人畅快的心情。
    B.“万里”“三年”分别写出空间上的悠远和时间上的漫长,蕴含了漂泊的痛苦。
    C.末句“风檐雨声”的主语是“新滩”,新滩流水声像是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
    D.全诗写江上踏青所见所感,用语清空如话,情思宛转曲折,道尽作者的身世之悲。
    (2)诗的第二句“东风日暖闻吹笙”颇有意蕴,请简要分析。

    组卷:4引用:4难度:0.6
  •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②谢娘,东晋才女谢道韫。她曾因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③瀚海:谓沙漠。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标题来看,“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的分类,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但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乱“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平空地制造矛盾,再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见出了容若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姿态。
    D.词的下片“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实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组卷:8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