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一模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读•书(12分)
-
1.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55引用:10难度:0.8 -
2.2023年春节期间,电影《满江红》引发热议。岳飞作为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献身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学习的榜样。这引起了小王同学极大的兴趣,他想整理一下关于爱国的古诗文佳句,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爱国精神永流传 文化内涵 诗句梳理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2)李煜在国破后“无言独上西楼, 时代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学校九年级组举办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艾青诗歌朗诵分享会。
【活动一:走近诗人】
(1)分享会上要介绍诗人艾青,发言稿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法国留学归来后,他因参加“左联”活动而被捕入狱。
②他的成名作正是在狱中创作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艾青(1910—1996年),原名蒋正涵,中国现当代诗人。
④艾青的一生创作颇丰,他的多首诗歌曾入选中小学教材。
⑤年轻时的他曾就读于国立西湖艺术院大学部绘画系,后赴法学画。
A.③④⑤②①
B.③⑤①②④
C.④①⑤③②
D.④②⑤①③
【活动二:吟咏作品】
(2)以下两则材料分别介绍了艾青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所呈现的独特风格。
材料A:抗战时期的创作,以“土地”“太阳”为主要意象,多写国家与民族苦难,悲悯忧伤,诗句排列不整齐,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自由风格。
材料B:1949年以后的创作,反观人生,赞美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诗句整齐、诗情深沉、诗意警策。
以下诗歌节选可能是艾青哪个时期的作品?请陈述理由。
几千年了/他们曾在这里/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他们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 潼关【活动三:活动小结】
(3)诗人艾青用他“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聂华苓语)”来创作诗歌,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请结合你读艾青爱国诗篇的感受,谈谈本次诗歌朗诵分享会主题——“我和我的祖国”的意义。(80字左右)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二、读•写(7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班级开展了“典籍里的中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的成果汇报资料。
【材料一】“典,大册也。”(《说文解字》)
“典者,尊藏之册。”(《癸巳存稿》)
书籍:书(总称)。(《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火遍全网,以下是《典籍里的中国》第十期《周易》节目流程表:环节 时空舞台 呈现方式 呈现内容 1 历史空间 舞台剧 1973年,湖南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周易》抄本之一,让“孔子不曾读《易经》”的说法不攻自破。 2 历史空间 舞台剧 孔子注解《易经》而成《易传》,合而为《周易》;周文王推演《易经》;伏羲对于易道的朴素思考。 3 现实空间 专家解读 专家及节目主创人员介绍如何识读经典。 4 历史空间 舞台剧 孔子困于陈蔡,仍弦歌不辍;文王囚于羑里,仍不改信念。两位圣贤呈现出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互通。 5 时空穿越 时空对话 撒贝宁扮演的现代读书人对话孔子、王弼、宋载等历史人物,讲述典籍《周易》在历史长河中流转的故事。
这个节目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这种深入浅出让普通人都能看懂这个节目,都能领略经典里面的文化精华。(甘肃敦煌书画院院长 纪永元)
看过《典籍里的中国》之《周易》才明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做人做事,一定要宽容、有容乃大,而且要坚强。(微博网友 非常幸运的小芬芬)
选角、舞美和服装化妆看得出确实考究了,演员的演绎真的很棒,部分演员的一个眼神真的有一眼万年的感觉——两千年后还有人读书吗?有啊!(豆瓣书友 林深不见狐)
【材料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了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必须与时间赛跑。总台成立以来,我们连续推出《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中国地名大会》等一大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节目,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怎样的古代书籍可以称得上“典籍”。
(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探究《典籍里的中国》火遍全网原因。
(3)阅读材料四,请梳理论证结构。组卷:7引用:1难度:0.5 -
9.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北海公园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你来说,留在记忆里的芬芳是什么?
请以“一缕芬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组卷:23引用:3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