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最佳选择题(下列各小題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
-
1.下面是我国一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这部法律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
2.如图反映了我国法律的层级关系。图示表明(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地位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③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④其他法律法规是制定宪法的基础组卷:1引用:1难度:0.9 -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重要原则和精神。下列体现这一原则和精神的有( )
①新冠病人,应收尽收免费治疗
②精准扶贫,困难救助
③将犯罪分子游街示众警示市民
④法院收缴赃款上交国库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有关公职人员就职时按照一定的仪式,宣誓效忠宪法的法律制度。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宣誓仪式应当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宪法宣誓制度的正确认识是( )
①体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②能杜绝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③能彰显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④宪法宣誓既是一种法治教育,也是一种警示约束组卷:4引用:1难度:0.8 -
5.《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这一栏目曝光,很多久拖不决的问题往往因曝光引多方关注而很快解决。这体现出( )
①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途径
②新闻曝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
③我国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④中央电视台是监督守法的国家权力机关组卷:0引用:1难度:0.7 -
6.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是因为( )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贻害无穷
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宪法的权力,只有国家权力机关可以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监督权力,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组卷:5引用:1难度:0.7 -
7.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下列没有这一权利的是( )
①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
②身体有病的公民
③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④信仰宗教的公民组卷:1引用:1难度:0.7 -
8.如图漫画中,人们纷纷向灾区捐款行使的权利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8 -
9.近日,四川省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暗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查获被售卖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超过5000万条。这说明( )
组卷:21引用:2难度:0.8 -
10.黄某在多个微信群发布“泸县二中门口发生100元请学生上车带路拐骗案”的不实言论,引发家长恐慌,并被全国各地大量转发,引起不良影响,被泸县网警严肃问责,行政罚款500元。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11.19岁的小B“闲得无聊”拨打“110”报警电话,谎称“在车站放了炸药”,要求民警给50万元,否则就引爆,后被当地人民法院以编造恐怖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这案例启示我们( )
①法律要求做的事情,必须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④平时开玩笑、说谎均是违法行为组卷:0引用:2难度:0.8 -
12.小峰的iPad不见了,怀疑是班上同学小Q偷走。趁小Q不在教室,小峰和同学打开小Q的书包,没有找到iPad。放学途中,小峰等人将小Q扣留“审问”……在这件事中,小峰的行为( )
①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小Q的合法权益
②是违法行为,他们行使权利超越了法律界限
③难以确定是否正确,因为小峰的iPad丢了
④是正确的,因为他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分析实践题(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两大题共42分)
-
35.材料一:近日,泸县籍“凳子姑娘”的励志故事在教育导报、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媒体流传:黄欢4岁时由于交通意外失去了双腿,从此靠板凳“行走”。她身残志坚,刻苦努力,2017年高考以559的高分考取四川师范大学。
黄欢说:“我的成长中,党委政府、学校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给了我很多物质和精神的帮助,我也要努力回报社会。”疫情期间,黄欢不仅自己遵守疫情防控规定,还主动参与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参与潮河镇学校“云课堂”教学,服务学弟学妹。黄欢获得了2020年度泸州市“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
材料二:疫情之下,有人以“我有选择权利”为理由,有人以“我很健康”为借口,不按规定戴口罩,不愿意接种疫苗,给疫情防控带来隐患。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黄欢享受了哪些公民权利,履行了哪些公民义务。
(2)请用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知识,谈谈材料二中的言行为什么是错的。组卷:1引用:1难度:0.4 -
36.“十四五”规划的制定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生动体现。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要原则。8月16日起,按照习总书记要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广泛开展网上意见征求活动。社会反响热烈,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2020年8~9月,中共中央先后7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座谈会,就“十四五”规划问计于民,汇聚民智。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建议》反映了人民所思所盼,为国家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2021年“两会”期间,围绕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全国政协委员展开热烈讨论,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审议。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认真审查,决定批准这个规划草案(简称“十四五”规划)。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由党中央提出十四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有人认为,“十四五”规划问计于民、汇聚民智,人民群众积极建言,集思广益,表明人民对“十四五”规划有决定权。请运用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卷:1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