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8 6:3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里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这几个人都是因为刺杀而青史留名,但都不是专职的刺客。其中前三人生活在春秋时期,聂政和荆轲生活在战国时期。曹沫是位将军,其他四位则是“客”或者“士”,就是寄居在贵族家中的人。前四位刺客所反映和显示的是新兴社会群体主体意识的自觉,显示了士人群体和个体的人格塑造,他们的刺杀行为只是为了实现个体或者群体的价值,还没有能进入到社会公共价值领域,缺乏历史意义,因此司马迁应该是希望通过荆轲的形象来赋予这个群体更为切实的社会价值。
          荆轲的叙事方法跟前面四个刺客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拥有完整的履历和个体的精神特质。荆轲为人“好读书击剑”,好结交贤豪长者,曾经游说过卫元君,而且有个很大的个性特点就是能隐忍,这些都说明他不同于那些纯粹靠卖命为生的刺客。豫让活着就是在等待一个让自己去死的理由,给自己找送死的机会,但荆轲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所做的也不可能是不问是非、不问结果的事情。他被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刺杀秦王,拯救六国。
          燕丹刺杀秦王,固然有私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秦不断蚕食诸侯,严重威胁到了六国的安危,拯救燕国甚至拯救天下的责任都维系在这次刺杀活动当中,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因此这次刺杀承担着沉重的历史责任,有国家战争的含义。荆轲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说,“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荆轲说他希望能够活捉秦王,逼迫秦王签订政治协议。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荆轲的朋友高渐离还是坚持行刺秦始皇,他的理由也是不认同秦国对六国的吞并。由此可见荆轲刺秦并不是简单的复仇,而是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行动。
          为了使这次刺杀行为显得更加庄重、更加悲壮,在荆轲还没有开始行动之前,就有两位大人物为这次刺杀主动献出了生命。一个是智者田光,他是太傅鞠武的朋友,也是荆轲的朋友,是荆轲跟燕丹的中间人。燕丹嘱咐他说刺杀一事事关重大,千万不要泄露出去,田光说这是燕丹在怀疑自己,因此自刎而死,其实也是“欲自杀以激荆卿”,要刺激荆轲。另一个是从秦国逃亡到燕国的将军樊於期,他主动献上自己的头颅,为的是给荆轲创造接近秦王的条件,像是一场献祭的仪式,十分庄重。田光和樊於期代表着贵族和主流社会,他们为支持荆轲而慨然自杀,实际上是以自己的生命加入到荆轲的刺杀行为之中,增加荆轲生命的分量,使得荆轲同时代表了各类反秦的社会力量。
          荆轲的刺客身份也不同以往。跟前面的豫让和聂政不同,荆轲出发之前还有一段抒情描写:“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如果大家熟悉《史记》的话,就会发现这段描写其实很像项羽四面楚歌的那段描写。司马迁通过营造悲壮的气氛,表现出荆轲精神具有感天动地的感召力,把荆轲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从而使荆轲从前面一系列的刺客职业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历史的英雄,赋予这个人物更加丰富的美学意义。
    (摘编自过常宝《荆轲:从极端义士到历史英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喜欢结交贤豪长者,能隐忍,他不同于那些纯粹靠卖命为生的刺客,拥有完整的履历和个体的精神特质。
    B.荆轲是一个寄居在贵族家中的人,显示的是士人群体和个体的人格塑造,他不是专职的刺客,他刺杀秦王图报私仇,但最终失败了。
    C.荆轲为拯救六国去刺杀秦王,各类反秦社会力量都寄予他厚望,樊於期和田光就把厚望寄托在好朋友荆轲身上,可荆轲有负众望。
    D.荆轲说“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此话表明,荆轲意识到此次刺杀行动的重要性,不想答应燕太子丹去刺杀秦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概括论述五位刺客在生活时期、身份、行刺目的等方面的差异,突出荆轲和其他四位的不同,为下文论证张本。
    B.文中写豫让的行刺目的,是与荆轲比较,说明荆轲不同于那些纯粹靠卖命为生的刺客,荆轲刺秦的神圣使命是刺杀秦王,拯救六国。
    C.作者分析事理辩证、客观,如论述燕丹刺秦目的时,既考虑到个人私仇,更强调了社会原因--秦国威胁到六国安危。
    D.文章第五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对比说明荆轲有很强的感召力,并因此而成为一个“历史的英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刺秦庄重而又悲壮,行动还没有开始,智者田光为激励荆轲自刎而死,将军樊於期也被要求献上头颅为荆轲接近秦王创造条件。
    B.司马迁塑造荆轲这个典型形象,应该是想以此来赋予刺客群体更为切实的社会价值,荆轲这次刺秦行动承担着沉重的历史责任,有国家战争的含义。
    C.荆轲的朋友高渐离反对秦国吞并六国,在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后,义无反顾,接力行刺秦始皇,此时高渐离的行为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复仇行动了。
    D.燕太子丹及宾客易水送别荆轲,荆轲慷慨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司马迁以此营造悲壮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

    组卷:10引用:3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除买卖用户个人信息外,当前黑产团伙还侵入政企服务器,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借此从事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不法活动。
    “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用户前脚刚注册的信息,后脚就被黑产打包成明码标价的商品反复兜售。后互联网时代,伴随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在迎来一场空前的“隐私危机”。
          互联网安全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共为全国用户拦截钓鱼网站攻击1.1亿次。
          在庞大利润的驱使下,科技犯罪分子们产销分工明确,无孔不入地覆盖个人信息窃取的各个环节。若不能从源头封堵,很难从根本上遏制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
          打击黑产须有“三重门”,而禁止登陆只是第一重门。接下来是用AI等技术手段抬高违法成本,让黑产“不想做”,以及通过化被动为主动,用自然语言技术打入黑产内部,掌握情况后提前防控,迫使其“不敢做”。
    (摘编自《隐私危机更可怕》)
    材料二:
          近年来,有关部门与时俱进,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新机制,推动加快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016年6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创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2017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1所高校入选。
          示范项目高校在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支持下,出台特殊政策,加强院企合作,扩大招生规模,深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取得明显进展。
          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国家网安基地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国内网络安全企业50强中已有大约三分之二落户该地,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发展一批重点项目,网络安全人才、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正逐步确立。
    (摘编自《筑牢网络安全之基保护人民群众信息安全》,《光明日报》2020年9月14日)
    材料三:
          黎黎缘裳:家里有小孩,每天都担忧他会受到扭曲的网络文化的毒害。想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守卫着我们的互联网环境。
          cj314: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不同程度的互联网侵害,比如个人隐私的泄露。我认为未来信息防护课程可能会成为一门必修课。
          周周周:除了提高技术以外,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是提高每个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隐私信息泄露,收到推销电话还只是相对有限的烦恼。更可怕的是,信息流入到地下黑产领域,密码、账号、财产等,就会一环一环被攻陷。
          白牡丹和红玫瑰:女朋友是一名反病毒工程师。每天都会告诉我白天分析了多少个病毒样本,跟我讲勒索软件的原理,跟我讲勒索软件如何绕过杀毒软件,跟我讲……我常对她说,你是我的英雄,也是大家的英雄。
          读芯人:互联网正在逐渐向产业领域深入,这对于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网络安全不再仅仅影响着虚拟世界。如果网络安全不能得到保障,那么大数据、物联网等一众技术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新技术也无法在产业领域走得更远。
          楼上楼下:我也是做网络安全的,我们这行真的要懂很多,渗透测试、编程、通信协议、硬件维修维护……我都涉猎,但在外界眼中我还是个修电脑的。
    (摘编自《对话网络安全守护者》,《光明日报》2020年9月13日)
    (1)下列对网络安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中国正在迎来一场空前的‘隐私危机’”,这些显示了新的形势下网络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B.材料一、三都提到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问题,伴随而来的可能就是密码、财产等被攻陷,现实的残酷性揭示了网络安全的必要性。
    C.材料三说有些家长整天害怕自家孩子受到扭曲的网络文化的毒害,这反映了当前网络环境整体堪忧,体现了家长对网络安全工作的不满。
    D.互联网在产业领域的纵深发展,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安全既影响着虚拟的世界,也影响着现实中某些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非法团伙在从事不法活动--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时,采用的是盗用来的身份信息,这就可能给被盗用者带来较大的危害。
    B.个人信息的不当流出难以彻底遏制,这跟巨大的利润驱使、高科技犯罪者分工明确且深入到了个人信息相关的各个环节有关。
    C.网络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延伸,但网络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我们要保护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筑牢网络安全之基,并不能仅依靠某一方。
    D.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国家网络安全基地和大约三分之二的国内50强网络安全企业落户武汉,说明了网络安全相关的生态环境已形成。
    (3)促进网络安全发展需要哪些相关方做出哪些努力?请简要分析。

    组卷:2引用:4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乡水
    卫建民
          东西方创世纪的神话,都以水的出现为人类文明的开端。中国哲学“天一生水”的表达,西方文化“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的描述,都是从柔弱的水获得天启。
          不过,要追问一汪清泉从什么时候开始涌流?一条长河从哪个世纪开始奔流?任何历史地理著作都难以找到上限。远古的记载,都是美丽的神话。
          我的家乡——山西洪洞广胜寺的霍泉,从三国时的《水经》就有记载。公元6世纪,郦道元著《水经注》,更有详细地记载:“汾水又南,霍水入焉,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经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这是把霍泉作为汾河支流的记载,是科学著述,也是经典美文,证明在千年以前霍泉已成深潭形状,与民间俗称“海场”相近。北方人称湖泊为“海”,大概始于元代。老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外景地就采自这里,外地观众不知道,影片里的大山,是霍山,奔流的小河水,源自霍泉。电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词作者的灵感,来自清澈长流的霍泉水。
          历史上,霍泉水是农业灌溉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水的流量能浇灌二三十万亩土地。晚清民国时,为解决洪洞、赵城两县在用水上的争端,合理分配泉水,地方政府在水源地建分水亭,从源头治理。解决了在水资源上的分配问题,就避免了两县农民因争水而时常发生的械斗。分水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实际功能是均水。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总是能把功用和审美融为一体,如燕园未名湖畔的水塔。霍泉之西的分水亭,有一条木制廊桥穿过,成为观赏山景塔影、泉水奔流的驻足点,又是移步换景的空间处理,水与亭构成一个园林小品。分水亭边,还有砖结构的三角形门洞,其中一道门上镌刻的联语是:“分三分七分隔数柱/水滑水秀水成银涛”,横额:“梅花逊雪”。这是分与合的哲学思考,对水德水姿的诗情赞美。分水亭之北,是水神庙,又称下寺,著名的元代壁画,中国戏剧史必须提及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片段,就在这里。壁画的场面,更多的是描绘水与人与神的关系,也是对霍水长流的祷祝。
          如果是夏天,你从30里地外的洪洞县城来到这里,立即会感到凉飕飕的逼人之气:澄碧的一池泉水,从山底几株老柏树根下怒放的泉眼,巍峨的霍山,高指蓝天的飞虹宝塔,满山的森森古柏,分水亭四周的绿荫,湿润宜人,真是清凉世界,人间仙景。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这里举行传统庙会,毗邻数县的人都来赶会,是朝山礼佛,更是民间贸易、文化盛会。幼年时,我坐着牛车来赶会,凌晨来到这里,睡梦中睁开眼,看见一池碧绿,如看见蓝色夜空的一颗亮星星,堪称人生的“洗礼”。
          几十年间,我在外奔波,足迹几遍全国。每到一个城市或乡村,当地的河流湖泊、盛地名泉,总是影响我的观感和心情。在一些繁华热闹的城市,高楼林立,穿过城市的河流却经年浑浊,使人扫兴。那一年,我去陕西安康开会,看到清澈的汉江水,多年难忘。我知道,由于过度开采、人口膨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泉水河流已经枯竭断流。北京玉泉山,我去勘查过,早已是徒具其名、滴水全无。湖南韶山,毛主席住过的滴水洞,倒还有一线泉水,游人掬水而饮,表达对领袖的感情。泉城济南,趵突泉水的升降,已成人们关注的新闻。水资源严重短缺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点应成为国人的共识。有一个宣传节水的公益广告说:水是地球上人的最后一滴眼泪。话虽说得极端,却是水危机的口号,如同棒喝,叫人一惊。
          每次回家乡,尽管家乡已面目全非,霍泉却依旧,我心里总是惦记霍泉,像惦记一位高寿的亲人。时间充裕的话,我总要去亲近霍泉,尝一口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然后掬水擦把脸,洗净俗世的尘垢,浇灌干枯的怀抱——人和水,竟是如此亲密!
          东西方的哲人都以“逝水”解释物质的运动。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面对长流不息的泉水河流,我们不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且关注人类的命运。水,生命的基本元素,蕴含朴素的真理。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西方创世纪的神话以水为人类文明的开端和中国哲学“天一生水”的表达都是为了强调水对人类的重要。
    B.“家乡水”指的是家乡的霍泉水,作者每次回家乡都要去霍泉尝一口千年不断流的家乡水,掬水擦把脸,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C.晚清民国时候,为避免两县农民因争水而发生械斗问题,当地政府只好建造分水亭将霍泉一分为二;亭之北有水神庙,泉之西有园林。
    D.作者将穿过城市的那些浑浊的河流、那些已枯竭断流的著名泉水,与家乡的霍泉相对比,意在说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文中写《水经》和《水经注》里的相关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本,对“前人的智慧和审美眼光总是能把功用和审美融为一体”这句话作简要分析。

    组卷:9引用:3难度:0.9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国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2月1日22时57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开机,逐步将探测器相对月球纵向速度从约1.7公里/秒降为零。期间,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逐渐接近月表;此后进行障碍自动检测,选定着陆点后,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平稳着陆在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着陆过程中,着陆器配置的降落相机拍摄了着陆区域影像图。
          成功着陆后,着陆器在地面控制下,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状态检查与设置工作,将正式开始持续约2天的月面工作,采集月球样品。

    组卷:1引用:4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没有风暴,船帆只是一块破布。
    --雨果      材料二: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想法?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含义;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6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4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