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三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0 3: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共22分。1~7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8~11题为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

  • 1.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小玉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符合实际的(  )

    组卷:26引用:2难度:0.7
  •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击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

    组卷:186引用:32难度:0.9
  • 3.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一切物质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下列形式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组卷:94引用:5难度:0.6
  • 4.如图所示的声现象,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2难度:0.7
  • 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同学通过路程之比为4:3,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同学速度之比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 6.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

    组卷:1316引用:74难度:0.7
  • 7.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

    组卷:1173引用:17难度:0.6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9.下列几个实验现象中能够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组卷:698引用:19难度:0.7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敲击音叉,观察到泡沫球弹开,此探究中,泡沫球的作用是
    。若把该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被弹起;
    (2)如图乙抽气一段时间后,若听到的手机铃声响度不变,则可能原因是

    A.手机铃声频率太高
    B.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3)利用图丙揭示的原理制成了医院中的
    (选填“B超仪”或“碎石机”)。

    组卷:32引用:1难度:0.8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3分)

  •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人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1)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

    A.正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2)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如图2是立体声录音现场情景示意图,两个拾音器模拟人的双耳并排放置,这样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时间差”又有“
    ”,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图3是立体声播放时的情景示意图,双声道播放使听者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

    组卷:296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