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15 7: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有3小题,共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代以降,很多思想家都把传统社会的弊端之一归咎为“公德阙弱”,他们大多认为儒家道德对于树立社会公德观念意义有限。因此,阐明儒家的公私道德观的现代意义,首要之务就是澄清一些观念,转变国人看待儒学的这种思维方式。
    “公德”与“私德”主要是根据所涉及的领域来区分:凡直接涉及他人(尤其是陌生人)的人际交往、群己关系和公共空间、公共财物的领域皆为公共领域,与此相关的道德属公德;凡仅仅直接涉及与个人相关的空间和财产的领域则为私人领域,与此相关的道德属私德。与家庭相关的相对复杂,比如孝道,儒家的看法是,家庭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私的性质,亦有公的性质。
          实际上,儒家的公德观就蕴涵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恕、直、公等道德观念中。例如,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它视为“可以终身行之”的道德规范,这里的“人”当然不限于熟人关系,而是抽象化的人。这里的“己”也是普遍的抽象的自我,是经过反思的自我,恕道显然是具有公共性和普遍性的,是针对陌生人的伦理。当然,现代所谓的陌生人伦理,最重要的是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这确为儒家相对薄弱之处,在现代社会需要强化。但是,儒家亦并非毫无相关的观念意识,儒家经常论说的礼法规矩和诚信观念,都十分有助于法治和契约精神的型塑。
          传统“公私”之辩的内涵多种多样。先秦时期注重的是为政者个人品质公正无私;宋明时期注重的是个人心性修养的超功利境界。明清之际儒家的“公私”之辨,不再聚焦于主体的德性,而是注重辨明天下与个体、君与民、群与己等概念之间的本体论关系及其相应的权益关系。
          就公德与私德之关系而言,一方面,儒家有公私领域区分的明确观念,如“门内”与“门外”的区分;另一方面,至少在三重意义上,儒家认为私德和公德具有连续性,私德乃公德之本。其一,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论语•学而》)。“本”是树根的意思,引申为根本、出发点、生长点,儒家认为家庭私德是培养社会公德的最为切已的出发点。因此,重视家庭伦理教育对扭转整个社会风气有深远意义。其二,儒家认为“成己”(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与“成物”(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辅相成,社会实践有助于个人人格的培养,个人人格的完善有助于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其三,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儒家深信社会精英人物的个人私德具有公共的影响力。这不是儒家的一厢情愿,而是事实如此,从当下中西方社会公众人物(如官员、明星、公知)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可见一斑。梁启超所谓“断无私德浊下,而公德可以袭取者”,诚乃不刊之论。
          因此,在当代社会,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对于塑造社会公德和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陈乔见《儒家公私理念与治国理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很多思想家认为儒家道德不利于社会公德的建立,对儒家道德观持否定态度。
    B.公德是与私德相对而言的,就是人们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C.儒家以“门”为界区分公德与私德,他们认为在门外讲求公德,在门内则讲求私德。
    D.个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对于塑造社会公德具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澄清基本概念人手,辨析了公德与私德的关系,从而指出儒家道德对公德的意义。
    B.文章分析了孝悌与仁成已与成物、君子之德与小人之德等关系,主要证明了私德与公德相辅相成。
    C.对于树立社会公德观念,文章既提到儒家道德观的积极意义,也指出其不足,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D.文章用了大量篇幅阐述儒家理念,着眼点却在当下社会公德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道涉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兼有公德与私德的特点,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很重要。
    B.儒家的公德观在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上较为薄弱,所以培育社会公德不能仅靠弘扬儒家道德。
    C.官员、明星等公众人物的个人私德具有公共影响力,这对扭转社会的不良风气产生极大作用。
    D.儒家强调君子之德会影响小人之德,可见君子的私德在塑造社会公德的过程中十分重要。

    组卷:4引用:5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有3小题,共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以往的重修,其唯一的目标在将已经破弊的庙庭,恢复为富丽堂皇、工坚料实的殿宇,若能拆去旧屋,另建新殿,在当时无不更是颂为无上的功业或美德。但今天,我们须对于各个时代之古建筑负保存或恢复原状的责任。在设计以前须知道这座建筑物的年代,须知这年代间建筑物的特征;对于这建筑物,如见其有损毁处,须知其原因及其补救方法;须尽我们的理智,应用到建筑物本身上去,以求现存构物寿命最大限度的延长,不能像古人拆旧建新,于是这问题也就复杂多了。所以在设计上,我以为根本的要点,在将今日我们所有对于力学及新材料的知识,尽量地用来补救孔庙现存建筑在结构上的缺点,而同时在外表上,我们要极力地维持或恢复现存各殿宇建筑初时的形制。所以在结构上,徒然将前人的错误(例如太肥太扁的额枋,其原尺寸根本不足以承许多补间斗棋之重量者),照样地再袭做一次,这是我计划中所不做的。在露明的部分,改用极不同的材料(例如用小方块水泥砖以代大方砖铺地),以致使参诣孔庙的人,得着与原用材料所给予极不同的印象者,也是我所需极力避免的但在不露明的地方,凡有需要之处,必尽量地用新方法、新材料,如钢梁、螺丝销子、防腐剂、隔潮油毡、水泥钢筋等等,以补救旧材料古方法之不足;但是我们非万万不得已,绝不让这些东西改换了各殿宇原来的外形。
    (摘编自梁思成《曲阜孔庙之建筑及其修葺计划》,《中国营造学社会刊》1935年)
    材料二:
          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是丝绸之路沿线上的重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许言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也是希瓦古城遗迹修复项目负责人。他接受本版(以下称《世界遗产》)采访时,仍远在尼泊尔参与九层神庙的文物修复工作。
    《世界遗产》:此次希瓦古城修复中,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带来了明显效果吗?
          许言:“四原”原则,让古城的地理环境更协调,历史环境更匹配。维修文物本体时,该原则让文物建筑在“健康”的同时,历史信息又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
          但是,公众对文物的认识、理解会有偏差。让当地民众理解这种坚持,就需要我们给他们讲清楚。一方面是通过技术交流,在不断交流中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是我们进行宣传。这在整个援外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也是站在人类共同遗产的视角,去做文物保护修复的。文化遗产没有国界,所以从保护文化遗产这个角度来交流,更容易让当地的公众接受我们的理念和做法。
    《世界遗产》:采用“四原”原则,对修复世界各地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许言:文物好比老人,对文物进行修复,就好比让老人益寿延年。我们坚持使用“原材料”,使文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更好,同时也保证文物的安全。我们还保持“原工艺”和“原做法”,使维修和补配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接近原物本身,保证文物载体的真实性。我们还保留文物“原形制”,来体现文物载体的最大信息量。
    《世界遗产》:此次希瓦古城修复的经验,对今后的文化遗产修复有何帮助?
          许言:文物修复的特殊性是“一事一议”。每一个文物保护的案例,都有独特性。对我们来说,文物保护工作也是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此次文物修复,对我们将来维修这类建筑有很多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国“文物医生”谈修复》,《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23日)材料三:
          2015年的大地震,让杜巴广场的九层神庙严重受损。九层神庙是一座砖木结构回字形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尼泊尔地标性建筑之一,其修复工程是中国在尼泊尔开展的首个大规模文物援外项目。
          地震后的神庙,断壁残垣,险象环生,为了避免更多二次伤害,中方团队先对建筑体进行加固和防漏水处理:无论是底基还是塔楼,全部是里二三层防护架、外二三层支撑架,封得严严实实。
          抢险阶段结束后,中方团队尽最大可能搜集、甄别、整理神庙的旧构件,分门别类做好标记,能保留的尽量保留,能利用的尽量利用。然而,中方的修复理念最初并不为尼方接受,尼方坚持所有受损部分的修复要达到“焕然一新”“返老还童”的效果。中方团队发现,尽管神庙外墙坑坑洼洼,看似破败不堪,其实墙体依然结实,强行拆掉重砌,不仅会使文物价值大打折扣,也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为了说服尼方,中方团队赶制了一面实验墙,结果显示,修复的墙面美观且不失历史感。见到这样的效果,尼方欣然同意了中方方案除了传统理念和工艺,中方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应用在九层神庙修复上。应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邀请,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利用数字化技术,全面记录神庙的现状和文物历史信息。这样一来,修复工程的成果将得到可视化的阐释和共享。
    (摘编自《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让我们重获希望》,《人民日报》2019年7月8日)(1)下列的做法,不属于梁思成修复孔庙计划的一项是
     

    A.修葺设计之前调查建筑损毁的原因。
    B.依照原来尺寸修复孔庙的承重额枋。
    C.不用小方块水泥砖替代大方砖铺地。
    D.在不露明之处用钢筋等加固建筑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援外文物修复工程中,针对公众在文物保护认知上的偏差,文物工作者有必要从人类共同遗产的角度进行宣传。
    B.文物保护工作强调文物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因而希瓦古城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协调是文物工作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C.古建筑修复案例既具独特性又有共性,孔庙和希瓦古城的成功案例可以给其他古建筑修复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D.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十分重要,不仅能改进建筑材料和方法,还可以记录文物的历史信息。
    (3)梁思成先生文物修复的理念影响深远,九层神庙修复工程中哪些做法体现了他的主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12引用:9难度:0.2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有3小题,共15分)

  • 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裱画徐
    马犇
          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寐“边芦雁”。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代了淮城兴盛的裱花市场,然后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裱画徐,接着介绍了徐家裱画的历史渊源,这些内容都交代了小说的写作背景。
    B.小说中有几处介绍裱画技术的文字,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很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补充介绍,有利于读者对裱画徐技术的认识。
    C.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主旨。
    D.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2)“裱画徐”除了裱画技艺高超外,还有哪些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使用了哪些伏笔和照应?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组卷:15引用:14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根据下面消息内容,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据气象部门预报,3月31日—4月5日攀枝花市全境、凉山州大部、甘孜州南部和中部以及阿坝州西南部的主要林(牧)区以晴间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偏高,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高。据林草部门预报,3月31日—4月5日上述地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可达4~5级。
          经综合研判气象条件、林区物候、野外火源及火灾发生情况,预计3月31日—4月5日,上述地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将维持在高度及以上危险级别,防火形势十分严峻,特发布高森林草原火险预警。
          上述区域中甘孜州南部、凉山州西部为红色预警,其余地区为橙色预警。上述地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和森林草原火险变化趋势,督促指导有关地区严格按照《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关于分区分级抓好森林草原火险精准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响应措施,严防发生森林草原火灾。
    【消息来源:四川观察】

    组卷:3引用:4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美味可以分享,欢乐可以分享,幸福可以分享,经验可以分享……懂得分享的人心胸会变得开阔,脚步会越走越远,生活也会因分享而充满温馨。
    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6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