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8 5:0:2
卷Ⅰ(共30分)一、基础积累(15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春天的鸟儿唱着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 甲(A应和 B 唱和)着;夏天的荷叶铺满河面,静谧又深情;秋天的菊花,黄的淡雅,白的高洁,紫红的热烈,花团锦地在秋风中开得烂漫;冬天的小雪含着笑意让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乙(A 嵌 B 镶)上一道银边……通过四时景物美不胜收,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生生不息(xī) 婉转(wǎn) B.轻风流水(qīng) 静谧(mì) C.花团锦簇 (cù) 烂漫(màn) D.美不胜收(shèng) 魅力(mèi) A.应和 嵌 B.应和 镶 C.唱和 嵌 D.唱和 镶
A.把“感受”改为“接受”。
B.在“通过”后加“学习”。
C.删除“通过”或“让”。
D.删除“大自然的”。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5引用:5难度:0.8 -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二、古诗文阅读Ⅰ(15分)
-
4.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①可终身②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注释]①言:字。②行:奉行。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自己的心力)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C.必不得已而去(离开)
D.勇者不惧(畏惧)
(2)下列句子中与“人不知而不愠”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学而时习之
D.必不得已而去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且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甲文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改变的。
C.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甲文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D.乙文讲述了“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个人的立身的基础,也是政治的基础和从政的需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组卷:3引用:1难度:0.5
六、写作(65分)
-
11.应用文写作。
2022年10月27日,王宇在昨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手臂受伤较严重。今天早上妈妈要带他到医院去做检查,请你代王宇向班主任高老师写一张请假条,请假时间一天。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12.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 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组卷:173引用:37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