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黑洞这一术语是非常近代才出现的。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的黑洞,并且认为:黑洞是涵盖了一切事物开始的关键,它们是未知世界的大门。
          一个大质量的恒星在其生命最后阶段会因自身的引力而坍缩。它自身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致它的核坍塌直至成为一个没有大小、密度极大的数学上的点。围绕这个点有一个直径只有几公里被称为“视界”的区域,这里引力强得使任何东西,甚至于连光都不能逃逸出去,这就是黑洞。我们可以将诗人但丁针对地狱入口所说的话恰到好处地应用于事件视界:“从这里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任何东西或任何人,一旦进入事件视界,就会很快地到达无限致密的区域和时间的终点。
          其实,除此之外,黑洞还有一种成因:就是在宇宙大爆炸的早期,宇宙的压力和能量是如此之强,足以使一些物质小团块压缩成为不同尺度和质量的太初黑洞。通常,对一个物体的完整描述需要很多参量,而黑洞只需用质量、角动量和电荷三个参量描述:最简化的无电荷、无转动的球对称黑洞——史瓦西黑洞:有电荷、无转动的球对称黑洞——雷斯勒-诺斯特诺姆黑洞;无电荷但有转动的黑洞——克尔黑洞:以及又带电荷又有转动的黑洞——克尔纽曼黑洞。
          由于黑洞质量越小,其引力场就越小,粒子逃逸的过程就变得越容易,因此黑洞粒子的发射率和其表面温度就越大。黑洞向外辐射粒子导致黑洞质量减小,进一步导致了辐射速率和温度的上升,因而黑洞的质量就减小得更快!当黑洞的质量变得极小的时候,它将在一个巨大的、相当于几百万颗氢弹爆炸的发射中结束自己的历史!
    (摘编自霍金《时间简史》,有删改)材料二:
          白洞,是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星体。其理论依据是物质世界的对称性:即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都会有一种反物质与它对称。例如,现已证实的电子与反电子、质子与反质子,它们大小相等,正负相反,完全对称。如若两者相遇,就会湮灭。如果存在一种东西能落进去而不能跑出来的称作“黑洞”的物体,那就应该存在东西能跑出来而不能落进去的另一种物体。人们可以把后者称作“白洞”。
          白洞与黑洞相对称,或者说是黑洞时间的反演。在所有关于黑洞的方程中,将时间量加一个负号都适合于白洞。白洞也有一个视界,与黑洞相反,所有物质和能量都不能进入白洞的视界,而只能从其视界内部喷射出来。白洞是宇宙中的喷射源,以与黑洞吞噬物质相反的方式向外界喷射物质和能量。宇宙创生的大爆炸理论描述了我们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源于150亿年前的一个物质奇点。这个奇点就很符合白洞所描述的概念。不过,白洞目前还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尚未被观测所证实,究竟是否存在,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索。
    (摘编自霍金《时间简史》,有删改)材料三: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一个黑洞就是通往另一个宇宙的大门,所有通过黑洞的物质都将进入外部的时空。这个新的时空萌芽于我们所在的宇宙。所以,科学家称之为婴儿宇宙。每当我们的宇宙出现一个黑洞,就导致另一个婴儿宇宙的诞生。随后,这个宇宙慢慢成熟。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有可能通过黑洞与共他宇宙相互连接。所谓“虫洞”就是连接不同宇宙之间或同一宇宙中的不同地点之间的某种隧道。
          有些科学家认为,虫洞的进口是黑洞,出口是白洞,虫洞就是连接黑洞与白洞的某种神秘的通道。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可能在进入黑洞视界到达奇点后,通过虫洞到白洞,再从白洞的视界喷射出来。
          我们的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扭曲得很厉害的多连通时空,不过“虫洞”时开时合,比较难找。更有创意的一种意见认为,可以人为设法制造“虫洞”。例如,有两只蚂蚁在一张纸上相距甚远,如果把这张纸弯曲或对折,再挖破纸形成一个直接连接两只蚂蚁的洞,那么,这个洞就是人为制造的“虫洞”。
          作为时空隧道的“虫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首先是因为它是星际航行的捷径。例如,从地球飞往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将要飞行4光年的旅程,而通过“火洞”却只需几小时就够了
    (摘编自霍金《时间简史》,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黑洞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最神奇的物体,许多大质量的恒星在其生命最后阶段会因自身的引力而坍缩成为一个没有大小、密度极大的数学上的点。
    B.白洞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特殊星体,所有物质和能量都不能进入白洞的视界,而只能从其视界内部喷射出来,这是白洞与黑洞本质上的区别。
    C.虫洞有可能是连接黑洞与白洞的通道,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在进入黑洞视界到达奇点后,通过虫洞到白洞,再从白洞的视界喷射出来。
    D.宇宙本身是一个扭曲得厉害的多连通时空,在星际航行中,“虫洞”时开时合,比较难找,正因如此,才促使人为设法制造“虫洞”。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黑洞、白洞、虫洞三者的关系,依次解说了黑洞的成因与分类、白洞的依据与模型、虫洞的性质与作用,为我们了解宇宙之谜提供了三把钥匙。
    B.黑洞是现实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而白洞与虫洞都还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其存在尚未被观测所证实,还有待于科学家今后进一步的探索与发现。
    C白洞是黑洞时间上的反演,它们一个在吸收物质,一个在吐出物质。黑洞与白洞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宇宙,而虫洞就是两者之间的超级快速通道。
    D.白洞实际上是宇宙中的喷射源,与黑洞吞噬物质相反,白洞自始至终都在向外界喷射物质和能量,是一个宇宙与另一个宇宙之间物质和能量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来源。
    (3)下列选项中的著名影片,不能用材料三中“虫洞”理论解释的一项是
     

    A.《本杰明•巴顿》讲述了一出生便拥有80岁老人形象的本杰明•巴顿的故事。随着岁月的推移,他周围的人都在时间流逝中老去,而他却逐渐返老还童,在人生结束时变成了他年迈恋人黛西怀里的新生儿。
    B.《星际穿越》讲述了宇航员约瑟夫•库伯为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冒险故事。作为拯救人类未来计划中的一员,他们必须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家人与危机重重的地球,扛起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任务,越过已知的银河,前往太阳系之外,另寻生机。
    C.《雷神3》讲述失去了雷神之锤的雷神索尔被囚禁在宇宙另一端的星系中,争分夺秒试图回到阿斯加德,阻止死神海拉发动巨大的劫难——诸神黄昏,摧毁阿斯加德及其所有文明的故事。
    D.《人独早球》讲述了飞行员利奥•戴飨森驾着一架小型太空巡洋舰从空间站出发,准备完成一次常规侦察任务,途中被迫卷进时间空洞,被迫降落在了一个陌生、奇异的由人猿统治着的星球,他要冲进人猿禁区,去揭开一个人类历史的秘密。
    (4)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画线句子论证手法的不同。
    (5)霍金在《时间简史》中阐述:一个空间旅行者可利用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虫洞作为从事件A到B的捷径,然后通过一个运动的虫洞返回,并在他出发之前回到地球。如果给你机会,你是否愿意穿越这个时空隧道?说说你的理由。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酒楼上
    鲁 迅
          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S城。我曾在这里的学校里当过一年的教员。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我竟暂寓在S城的洛思旅馆里了,这旅馆是先前所没有的。
          城圈本不大,寻访了几个以为可以会见的旧同事,一个也不在,早不知散到那里去了。经过学校的门口,也改换了名称和模样,于我很生疏。不到两个时辰,我的意兴早已索然。
          我午餐本没有饱,便很自然的想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叫一石居的,算来离旅馆并不远。我于是立即锁了房门,出街向那酒楼去。
          一石居是在的。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都依旧,但从掌柜以至堂信却已没有一个熟人,我在这一石居中也完全成了生客。
          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坐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因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林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有别的酒客上来。偶然听得楼梯上脚步响,便不由的有些懊恼,待到看见是堂信,才又安心了,这样的又喝了两杯酒。
          我想,这回定是酒客了,因为听得那脚步声比堂信的要缓得多。我抬头去看这无干的同伴,同时也就吃惊的站起来。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迁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我就邀他同坐。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彩,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
    “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的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彼此都一样。可现在我在太原了。”“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这以前呢?”
    “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街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挚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的说,“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几口烟,“无聊的。”
          他总不很吃菜,单是把酒不停的喝,喝了一斤多,神情和举动都活泼起来,渐近于先前所见的吕纬甫了。
    我也拿着酒杯,正对面默默的听着。
    “——阿阿,你这样的看我,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但我现在就是这样了,数数衍衍,模模胡胡。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见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
          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他忽而停住了,吸几口烟。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我现在是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我觉得奇异,便问。
    “自然。你还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
    “我实在料不到你倒去教这类的书,……”
    “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
          他满脸已经通红,似乎很有些醉,但眼光却又消沉下去了。我微微的叹息,一时没有话可说。“那么,你以后豫备怎么办呢?”
    “以后?———我不知道。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堂信送上账来,交给我,他听凭我付了账。
          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
    (有删改)【注】《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日,收录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由“我”的境遇引出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知识分子普遍离索状态的描写,同时引出了主人公吕纬甫,两人在酒楼中重逢。
    B.小说从“我”故地访旧写起,到邂逅酒楼,又以故人各奔东西结束,没有明显的人物冲突,却揭示了人的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C.与小说《阿Q正传》相同,吕纬甫也是阿Q式的麻木的旧中国儿女,他没有获得自由的意识,反而产生了更加深沉的悲剧感受。
    D.吕纬甫去同乡家教授“子曰诗云”和《女儿经》,表明他成为了封建礼教的推行者,成为了一个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的颓唐者。
    (2)关于文中“我”和吕纬甫看到废园的情节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废园其实没有“废”,“我”心中不禁敬佩“老梅”的顽强和“山茶花”的不屈。
    B.眼前的废园暗示了当时的革命形势,表明“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找到一线曙光。
    C.吕纬甫忽地闪出学校时代“射人的光”喻指这片废园实质上是新型知识分子心境。
    D.“我”看废园是寻找精神寄托,吕纬甫看废园是排遣抑郁,二人的心境恰恰相反。
    (3)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4)《在酒楼上》是化身为叙述者“我”的鲁迅对自身灵魂的一次反思和追寻,文中的“我”恰好经历了拉康“镜像理论”的三个阶段:身份角色的缺失,镜像的观照,新的自我形成,请结合作品对此简要分析。

    组卷:14引用:3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经常有人问,①___________?
          苏轼给出回答:“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书中的世界包罗万象,有让你开阔眼界的美景。南宋诗人尤袤在谈到读书时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书,②___________,能助你化解孤独与寂寞,战胜内心的苦闷与忧愁。作家王人博说:“人其实很矮小,都是被书垫高的。”阅读,帮你积蓄资本、不断超越自我。③___________才能用知识加持能力,实现自我跃迁。
          季羡林先生在形容人不读书时,曾称其为“鼠目寸光”。意在说,你不读书,能够获得的信息就会很少,专业知识就会不足,如果你的知识累积,赶不上社会进度,那就很容易被抛掷在后面,迹赶不上他人。由此带来的,就是心境的不安。一点风吹雨打,就会把你打队下。面对着困难,读书,是战胜绝望的法宝
           读书的过程,就是使得人的生活变得充实且让人获得精神上的力量;缺少读书的过程,如果身处热闹,也会时常感到空虚。当你把闲暇时间用来读书,书中壮阔瑰丽的风景,便足以抵御内心的匮乏。
    (1)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B.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做出修改。

    组卷:23引用:4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胜于言。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都离不开一群人乃至一个民族的伟大行动。荀子说过:“道虽迩,不行不至。”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任何风都不是顺风”。《人民日报》上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作为青年,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不负韶华,不负山河,当好新时代的掌舵人?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时代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