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二十七中八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小明说:“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儿子;在社区,我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公交车上,我是一名乘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无法改变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③上述社会关系分别是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组卷:74引用:3难度:0.5
  • 2.2022年2月20日晚,冬奥会主火炬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熄灭,在当晚的闭幕式上,6位志愿者代表全体冬奥会志愿者登场接受致谢。获得如此殊荣是因为他们(  )
    ①关心社会,关注国家经济建设
    ②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组卷:10引用:3难度:0.6
  • 3.2022年2月2日,王先生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叫“咪咪”的软件,点进去界面显示“新用户充值2.99元可以享年度VIP”。王先生点了“立即支付”,输入了支付密码,手机就收到了消费818元的银行短信,去看“VIP”账号,里面没有充值818元的记录,才发现被骗。此案例告诉我们,作为网民(  )
    ①不信陌生信息、不点陌生链接
    ②提高媒介素养、远离网络生活
    ③慎重平台投资、谨慎网上理财
    ④防范网络诈骗、拒绝使用手机

    组卷:48引用:5难度:0.5
  • 4.2022年7月18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行动,聚焦未成年人使用频率高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商、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问题乱象。这有利于(  )
    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彻底消除网络违法行为
    ③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美好精神家园
    ④杜绝网络负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组卷:50引用:3难度:0.7
  • 5.2022年3月,马某发布的一段内容为“xx发现一名红色行程码人员,肯定是疫区来的”的视频在微信群里大量传播,当地公安局迅速查明该视频内容为虚假言论。事后马某因涉嫌在网络编造、传播、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该案例告诉我们(  )

    组卷:26引用:6难度:0.8
  • 6.2022年7月31日,在某小区封控管理期间,小区居民张某某翻墙外出购买香烟,全程未戴口罩,并拒不配合民警及志愿者工作,扰乱了小区正常的秩序。公安机关决定给予张某某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1000元的处罚。这启示我们(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从内心敬畏规则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遵守社会规则完全要靠内心自律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7.自2022年10月1日起,10年内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检验次数由3次调整为2次,每两年向公安交管部门申领检验标志;超过15年的,由每半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年检验1次。这说明(  )

    组卷:15引用:5难度:0.7
  • 8.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我国正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失信行为认定、记录、归集、共享、公开、惩罚和信用修复等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告诉我们(  )
    ①信用社会,制度先行
    ②践行诚信,珍惜诚信
    ③大事诚信,不拘小节
    ④失信可耻,守信光荣

    组卷:11引用:3难度:0.7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25.党的二十大提到:“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建设美好的祖国,我们青少年需要(  )
    ①脚踏实地,练就本领,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②关心国家的发展,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③我们青少年可以暂时不用管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④坚定道路自信,对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组卷:78引用:8难度:0.5

二、非选择题(10分)

  • 26.【法不可违】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学生小胜辍学后,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里生活了。他去网吧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他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最终小胜因“哥们儿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1)材料中小胜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为什么?
    (2)小胜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经历给予我们哪些警示?

    组卷:14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