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一中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7 19:0:1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民间组织的出现要早于官方组织。从源头上讲,民间组织促进和推动了官方组织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化;从实际运行看,官方组织出现之后,便开始组织引导、规范和管理民间组织,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到明清时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为适应新的形势,官方组织管理体系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民间组织形式屡有创新,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发展态势和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民间组织是由基层民众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组织,到明清时期它们的存在便已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即便是一些看似与官方毫无关系的民间组织,实质上仍是在官方的允许或默认之下存在。明清时期没有普遍设立县级以下机构,所以发挥民间组织的管理作用极为重要。其基层组织可简单划分为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三类,半官方和民间组织都具有广义上的民间组织性质,比如里甲、乡约、社学等,都属于半官方性质,因为它们虽然主要是由民间群体来组织运行管理,却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接受考核、监督和管理。比如社学,它是半官方性质的民间教育组织,明清时期各地普遍设立。明初天下既定,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就下令地方政府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倡立社学,但效果不佳。清朝明确规定社、义学教师可免差役,体现了半官方性质。各地民间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地方官和地方乡绅的重视程度。
极具血缘性的宗族义庄、地缘性的善堂善会,以及兼具地缘和血缘的会馆、公所等组织的民间属性更为明显,但也没有完全脱离官府而存在,它们同样在国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之下运行。这类民间组织的产生动力主要来自强烈的自我需要,以及地方精英的积极推动。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稳定,传统经济恢复,手工业和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繁荣,城乡各类民间组织也应运而生。商业会馆和商帮就是典型的民间组织。一些商人为方便在外地的经营,多以地域为单位,与经营同类商品的商人联合起来,捐资兴建会馆。它们各有组织章程,保护入会者的利益,研究经营对策,举办联谊活动和公益事业等。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商业组织,即便是商品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中原地区也是如此。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会馆,也是同籍官员私下聚会场所,在联络亲情和关注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官方的民间组织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作用最为突出,里甲、保甲和乡约等组织实际担负了县以下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设立里甲组织,主要职能是编查土地,催办钱粮,完成官府交办的各项公事。比较而言,保甲组织在维护地方治安、防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功能更突出。两套地方基层组织交叉使用,在稳固国家政权基础、确保赋役征收和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会、慈善会是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民间组织,在行业自律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复杂多样,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大,原生性强,决定了它的自发无序和泛滥性质,难免与“官方”组织利益不一致,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朝廷对其加强了管理。
(摘选自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组织早于官方组织出现,但后者产生后,就与前者相配合,共同构建社会秩序。
B.民间组织得到官方的允许或默认,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已经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C.具有血缘性或地缘性的民间组织产生的动力主要源于民众自我需要和地方精英的推动。
D.明清时民间组织具有的复杂性等特征,难免会导致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很大威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起源和实际运行两个角度来阐述民间组织和官方组织的辩证关系,逻辑严密。
B.朱元璋令地方政府延师以教、倡立社学之例论证了社学这类民间组织具有半官方性质。
C.文章将里甲与保甲进行对比,论证了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保甲的作用更大。
D.末段总结论述了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的特点,并指出了朝廷对其加强管理的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变化屡有创新,呈现出自我发展态势和地域差异性特征。
B.清朝的社学、义学有官方的明确规定,给予了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其教学水平相对于明代来说更高一些。
C.明清时期,各类商业民间组织遍及全国各地,这些组织维护了入会者的利益,且在关注家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D.从职能来看,基层组织中的里甲、保甲和乡约等担负着社会管理功能,而行会、慈善会的功能则偏重于经济方面。组卷:18引用:13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51分)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少好学,善《三礼》。贫约自立,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刺史谢玄举焘为助教。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议者或谓宜配食中宗。焘议曰:“前汉孝文、孝昭太后,并系子为号,祭于寝园,不配于高祖、孝武之庙。谓宜远准《阳秋》考宫之义,别建寝庙,则严祢之义显。”议者从之。顷之,去官。以母老家贫,与弟熹俱弃人事,躬耕自业,约己养亲者十余载。父母丧亡,居丧六年,以毁瘠著称。服阕,除临沂令。义旗建,为太学博士。高祖镇京口,与焘书曰:“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敦厉风尚。想复弘之。”参高祖中军军事,袭封高陵亭侯。时太庙鸱尾灾,焘谓著作郎徐广曰:“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乃上议曰:“求之礼籍,未见其可。昔永和之初,大议斯礼,于时虞喜、范宣并以渊儒硕学,咸谓四府君神主,无缘永存于百世。或欲瘗之两阶,或欲藏之石室,或欲为之改筑,虽所秉小异,而大归是同。准傍事例,宜瘗埋。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臣卑浅所能折中。”时学者多从焘议,竟未施行。义熙十四年,除侍中。元熙元年,以脚疾去职。高祖受命,征拜太常,虽外戚贵显,而弥自冲约,茅屋蔬餐,不改其旧,所得奉禄,与亲戚共之。永初三年,致仕。其年卒,时年七十。
(节选自《宋书•臧焘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B.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C.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D.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指宗族的旁支,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身份会因其母亲的身份而有嫡庶之分。
B.博士,古代学官,主要从事教授生徒之职,学术专业上常专通经典或精通技艺。
C.太庙,是我国古代皇帝的宗庙,起初仅供奉先皇,后来宗室、功臣等也可入庙。
D.儒,此处指“儒学”,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儒学”便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臧焘贫苦好学,熟悉经典。他家境贫寒,但却富有自立的精神,喜好读书学习,对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颇为熟悉。
B.臧焘恪守孝道,精心侍亲。他曾与弟弟一同辞去官职,回家亲自参与农耕,自己省吃俭用,服侍父母亲长达十余年。
C.臧焘善于言辞,受到认可。针对朝政、灾祸,他引经据典,清晰地陈述看法并提出建议,其建言每次都被采纳。
D.臧焘官至显贵,严于律己。高祖登基后,他身居要位,但仍保持节俭自律的一贯作风,粗茶淡饭,与亲人共享俸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
②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臣卑浅所能折中。组卷:22引用:5难度:0.3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浑将军出塞(节选)
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旗夕刁斗。
远别无轻绕朝策①,平戎早寄仲宣诗②。
【注】①绕朝策:据《左传•文公十三年》,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士会离秦时,绕朝赠之以策。②仲宣诗即王粲所作之《从军诗》,本为颂扬曹操西征张鲁的胜利,这里喻报捷之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书”飞至,边境形势紧急,浑将军毅然出征,表现他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
B.“宝刀昼夜鸣”与“画角三四声”对比,营造了塞外战场凄严肃穆的气氛。
C.诗中以黄云连绵、衰草遍地、旌旗朝飞、刁斗夜鸣等意象,展现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
D.诗歌多角度写人,如“甘”正面写心理,“一年”“万里”是从时空角度描写。
(2)同为送别友人,这首诗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组卷:18引用:4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上植物所吸收的氮都来自大气。但一项最新研究指出,自然生态系统中高达26%的氮来源于岩石,其余的则来自大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他们分析在加州北部采集的古岩石样本,发现那里的岩石和周围的树木含有大量的氮。在这一发现基础上,他们用全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地球的氮平衡,认为岩石风化释放氮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氮的一种重要来源,自然生态系统中高达26%的氮来源于岩石。新研究成果打破了大气是植物所吸收氮的唯一来源这一传统理论,将重写教科书。组卷:13引用:13难度:0.7
四.写作(10分)
-
1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代程实(男)写一则在当天张贴的失物招领启事。
8月28日上午放学后,高三(8)班的程实同学急匆匆地走在回自己的308宿舍的路上。 在学校体育馆门前,他突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人民币500元(面值100元的人民币3张,面值50元的人民币②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10张)和中国建设银行 信用卡一张、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前来寻找,程实只好将钱包带回了宿舍,暂时代为保管,接着,他准备写一则失物招领启事,希望失主前去他的宿舍认领钱包。组卷:5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