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30 8:0:9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
1.学校开展“阅读经典诗文,探寻智慧人生”主题学习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稿,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包含着丰富的人类生存智慧。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人”就是指生存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的人类。人类把自己看作天地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受着自然的滋养,摸索着宇宙的规律,探寻着生命的智慧。
在这种观念浸润下,文人墨客放眼青山绿水、泉石清音。他们亲近自然,在文章和诗歌中将自然之景与精神志趣完美契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王维的眼里翠竹萋萋、明月皎皎,他将灵魂妥帖地安放于自然,将心灵升华到空明纯美的禅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归于淡泊,归于闲暇,刘禹锡借助《陋室铭》构建了一个恬静的“君子居之,陋室何陋”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归宿。
(1)给加横线字的读音、画线词语的字形有疑问,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精髓”的“髓”应读为“suǐ”
B.“妥帖”的“帖”应读为“tiè”
C.“颠沛流离”应写为“颠沛留离”
D.“闲暇”的“暇”应写为“瑕”
(2)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修改。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下列句子修辞或者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8 -
3.同学们以古诗文明志,要做闪亮新生代。请一起完成表格。
修身正己 (1)予独爱莲之
(2)斯是陋室,壮志报国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忧国怀乡 (5)
(6)热爱山河 (7)造化钟神秀,
(8)念天地之悠悠,(9)质疑:有同学认为第(8)句与“热爱山河”的内容不符,请表明你的看法并阐释理由。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一个“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先描绘本句诗中呈现的画面,然后领略其中的哲理。组卷:1引用:2难度:0.6
四、作文(50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梁启超认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的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的快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呢?
请你以“那一次,我学会了尽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②不得抄袭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字数不少于500字。组卷:20引用:6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