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2018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11/11 2:0: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安全气囊,设置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安全气囊的功能是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组卷:110引用:3难度:0.9 -
2.如图是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以制取、验满、检验氧气、验证氧气性质的装置,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组卷:34引用:2难度:0.9 -
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当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
组卷:67引用:4难度:0.9 -
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某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该同学发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下列对该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15
①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5.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473引用:598难度:0.9 -
6.要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组卷:5引用:5难度:0.7 -
7.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不到广口瓶容积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15组卷:19引用:4难度:0.9 -
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9.下列各组中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9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
26.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依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
(3)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
①产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生成物只有氧气
(4)甲同学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应分别选择
(5)乙同学选择装置A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他应该装置试管内导管口处添加了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
(6)丙同学对乙同学的制氧装置产生了质疑,他认为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较小的空间内氧气浓度高、温度也较高,而棉花是易燃物质,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危险,他建议采用不易燃烧的丝状物质代替棉花更安全.判断丙同学的观点正确与否,你认为较科学的依据是
①依据教科书的观点 ②依据老师的观点 ③依据实验事实
(7)试计算一间40m3空间的教室里含有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ρ氧气=1.429kg/cm3)组卷:38引用:8难度:0.5 -
27.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生产流程】
【相关资料】
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Ca(OH)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
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Ca(HCO3)2CaCO3↓+H2O+CO2↑;加热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问题讨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①
(2)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理由是:
(3)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
(4)小李认为得到的产品中可能含有杂质Ca(HCO3)2,所以操作Ⅰ包括搅拌、
【产品含量测定】CaCO3含量的测定:取20.0g产品,研成粉状后,按图进行实验。
(5)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F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一段时间空气;⑥称量F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8.7g。
(6)问题探究
①产品研成粉的目的
②B装置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E装置,则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会
称量F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8.7g,可求得产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总结反思】
某同学设计上述实验方案测定牙膏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向一定量牙膏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测定生成CO2的质量,据此计算牙膏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李同学认为即使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上述测定的结果仍不一定准确,理由是组卷:213引用:24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