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2 18:0:3

一、(8分,每小题8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  )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  )之下,一是中国的女性临竟能(  )之容。
          我目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坚决,百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亡的明证了。        
          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dàn 坚决liàn
    B.下liè 亡xiāo 不回zhé
    C.临nán 活ɡǒu 身不恤yǔn
    D.容chónɡ 然fèn 阴谋计mì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这样 如此 如是
    B.如此 这样 如是
    C.这样 如是 如此
    D.如是 这样 如此
    (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B.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
    C.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D.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
    (4)下列文学(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鲁迅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为了忘却的纪念》选自《南腔北调集》。
    B.“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末到晋初的七位名士,其中有嵇康、阮籍、向秀等人。
    C.《包身工》体裁是报告文学,作者夏衍还著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等。
    D.《荷花淀》选自小说集《白洋淀纪事》,作者孙犁还著有长篇小说《风云纪事》。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二、(4分,每小题4分)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意味深长的自嘲      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有很多是描述各种人物的名词,其间有一个规律,贬义的要比褒义的多得多。以《咬文嚼字》2008—2021年评选的年度十大流行语来看,明显贬义的有柠檬精、巨婴、杠精、土豪,略带贬义的有神兽、打工人、剁手党、网红、女汉子、吃瓜群众、高富帅、大V,而褒义的只有逆行者、创客、达人寥寥数个。究其原因,假恶丑比真善美更容易引发轰动效应,刻薄的发泄比真诚的赞美更容易传播。负面词语充斥网络,然而有一股清流始终在与之对抗,那就是对贬义词语的自嘲用法。
          被贴上标签的小人物们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自嘲,善于自嘲,用戏谑的态度来面对别人的嘲讽。比如“打工人”本来含有对社会底层的蔑视,但是打工人创造了一系列打工语录来调侃自己:“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是押韵合辙的顺口溜,“打工可能会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早安!打工人!”是笑中带泪的清醒问候。再如“小镇做题家”指出身村镇,只会读书应试的贫寒子弟,但当舆论在为“小镇做题家”们鸣不平时,他们自己已经在豆瓣网上成立了万人小组,甚至自贬为“985废物”,把清华大学称为“五道口技校”,北京大学称为“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嬉皮笑脸的流行梗极大消解了语词背后的恶意。
          还有一些自嘲是“自投罗网”,本来不是针对自己的说法,非要往里套,然后再自我解嘲。比如“打工人”本来是指学历低、没技术、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但是现在很多技术员、工程师甚至大学老师都自认为是“打工人”,用这种自嘲来对抗工作压力,与此同时也使“打工人”带上了“自强不息”的褒义色彩。再比如“网红”本来是指网上走红的名人,在使用中带有“哗众取宠”“轻浮浅薄”“不择手段博取流量”的贬义特征。但在疫情期间,不少教师需要网上授课,他们就给自己戴上了“网红”的帽子,还自称“十八线网红”,这种自嘲让大家体会到了网课教师的不易。
          自嘲者还往往把一个贬义称呼用到极致,因为把自己放到最低,别人就再也没有办法贬低了。还是以“打工人”为例,这个词语中隐含了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自嘲者就变本加厉,将它放大到“工作996、生病ICU”,甚至进一步自称为“社畜”,用这种低端表述来呼吁社会关注,同时也自我解压。再如“剁手党”,本身的构词法就有夸张的因素,因过度购物到了需要“剁手”的地步,可谓匪夷所思了。“剁手党们”还经常用“网购穷三代”“这个月只好吃土了”等说法来自嘲,话说到这个地步,别人也没法继续指责,只好一笑了之了。
          对于个人来说,自嘲其实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在面对别人责难时,缺乏自信的人总是百般辩解,唯恐别人看低自己;而自信的人却会自我嘲讽,放低姿态把攻击消弭于无形。自嘲者能客观认识自己的缺陷,不惜自暴其短之后,往往能奋而改变窘况,从而改变现状重新赢得别人的尊重。
          对于流行语来说,自嘲的用法多了,词语的含义就愈加丰满起来,有些甚至经由自嘲用法而在新词新语里占据了一席之地。“打工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指称对象从苦情的“外来工”变成了平凡的“劳动者”,联想意义从没有前途、得过且过转而带上了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意味。如果缺少自嘲用法的“添油加醋”,“打工人”这个简单的词形无法长期留存。看看近年来更多的流行语,可以发现“吃瓜群众”“搞笑女”等也在经历这个因自嘲而复杂化的过程。
          自嘲,使人生的不堪得到消解,也使词语变得意味深长。
    (摘自《咬文嚼字》2022年第11期)(1)下列对选文中的“打工人”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打工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自嘲并且善于自嘲,用戏谑态度面对别人的嘲讽。
    B.现在,“打工人”指的就是那些学历很低、没有技术、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
    C.有一些人们用自嘲来对抗工作压力,这使“打工人”带上了“自强不息”的褒义色彩。
    D.如今“打工人”的联想意义从“没有前途,得过且过”变成“积极乐观,自强不息”。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网络流行语贬义的要比褒义的多,与之对抗的只有对贬义词语的自嘲用法。
    B.在舆论为“小镇做题家”鸣不平之时,他们却用自贬消除掉了语词背后的恶意。
    C.需要网上授课的教师自称“十八线网红”,这让大家体会到了网课教师的不易。
    D.当“剁手党们”说“这个月只好吃土了”来自嘲的时候,别人依然会继续指责。

    组卷:3引用:1难度:0.6

六、(3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包身工》充分运用和借鉴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有些评论家甚至把《包身工》作为小说来研究。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得益于夏衍创作上的多元化。           ,还是小说家、戏剧家。创作《包身工》时,他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现方法熔于一炉,交错运用,并衔接得恰如其分。尤其是小说手法的运用。他着重描写了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如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通过对他们的刻画,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除了人物描写,值得研究的还有他对写作对象生活场景还原式的描绘,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劳动为线索,串起一个个场景,结构严谨,情节生动,画面具有冲击力,特别是某些镜头式的具体描绘,如包身工们早晨喝粥的情景描写,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写实性。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个字。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七、(40分)

  • 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志趣,从本学期学过篇目的作者或者人物中任意选择一位,以“以_____为师,幸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横线处所选的人物必须是本学期学过篇目中的人物或作者;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700字;④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⑤不要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等信息。

    组卷: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