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29 10: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
1.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在2021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结合太阳系简图,完成1~2题。
按天体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2.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在2021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结合太阳系简图,完成1~2题。
最有可能干扰太空望远镜正常工作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当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4.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5.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光照、温度适宜
④适宜的大气环境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6.如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6~7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40分。)
-
34.如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
(2)图示地区位于
(3)图中②、③、④三处,风力最大的是
(4)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一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组卷:26引用:4难度:0.6 -
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7月,随着几场强降雨席卷我国部分地区,持续的极端天气让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7月6日,受暴雨影响,上海外滩滨江亲水平台的积水顺楼梯流下,形成了小型瀑布,随即上海很快也出现了“看海模式”(如图1),并先后触发雷电、暴雨、大风三项黄色预警。
材料二:为了治理城市内涝,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系统诞生,人们开始建设海绵城市(如图2)。海绵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1)上海7月6日暴雨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类型为
(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B.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C.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D.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3)为了减轻内涝,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这一措施改善了水循环的
(4)“海绵城市”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