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教育集团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6 8:0:1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
1.我会用正楷字书写语句,做到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我会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rì kòu
(2)在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gēn diāo组卷:7引用:1难度:0.5
二、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18分)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五、阅读与理解。
-
14.《狼牙山五壮士》选段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岸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选段第1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眺望”和“望望”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
(2)品读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并填空。
①“这声音”指的是
②这一自然段充分赞扬了
(3)文中对五壮士的称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初没有对人物进行具体描写,所以统称“战士”;后面详细描写了他们是怎样英勇杀敌的,所以改称为“壮士”。
B、将“战士”改为“壮士”避免了人物称呼的单调,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
C、最初马宝玉等人是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能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吸引敌人,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为“壮士”。
D、作者一开始只是客观性地描述五位英雄,因此称呼他们“战士”,但是后面为了直观地表现他们面临的严峻考验,因此,称呼他们为“壮士”。
(4)用“_____”画出选段中对“面”的描写的句子,用“______”画出选段中对“点”的描写的句子,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5)五位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组卷:9引用:1难度:0.5 -
15.让路 ①几个朋友约好,春节一起全家出去旅游,地点选在桂林,自由行。
②分头准备。我和一个朋友负责买票。
③知道买票难,没想到会这么难。
④先找关系,看能不能弄到票。亲戚、朋友、战友、同学、工作关系等等,都筛了一遍,买不到。再从关系里挖关系,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战友的战友、同学的同学、工作关系的工作关系等等,掘地三尺,又筛了一遍,还是没办法。
⑤听说火车站开通了电话实名订票,赶紧打电话。电话很快拨通了,先听到第一个提示音:订票请摁一;按一。然后听到了第二个提示音:输入您的身份证号码。18个号码输完后,电话里传来温柔的女声:订票系统正忙,请重新拨号…….从早上8点开始,我们整整拨打了一个上午,一次都没有打进,更别提订到票了。
⑥看来只有一个办法,老老实实到火车站窗口排队,买票。
⑦来到了火车站。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火车了。火车站的场面,让我们震惊。脑海里立即蹦出几个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似乎都不足以形容我所见到的拥挤、繁杂、混乱的场景。到处都是背着、扛着、掖着、拎着、举着、抬着、拖着、守着大包小裹的人们,看得出,他们大多是进城打工的农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和无奈。
⑧买票的队伍,从售票处一直排到站前广场,像藤蔓一样,迂回曲折地盘绕了一圈又一圈。排队的人,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有的垫张报纸坐在地上,有的啃一口饼干喝一口水,有的大声地打着手机,讲一口听不懂的方言,更多的人,木然地站着,不时地踮起脚尖,看看前面的队伍,动了没..……
⑨我们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现在排队的话,估计轮到放进售票大厅,至少得四五个小时。现在每天预售的,都是第11天的票。每天一开售,很多方向的票就卖完了。广西方向,是票源最紧张的方向之一。所以,即使最后放进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票。不如请排在最前面的人帮忙代买票,付他一点辛苦费。
⑩找到了排在队伍前面的一个中年人,憨厚的样子。先和他聊聊,套近乎。他告诉我们,前天他就开始排队了。前天排到他时,11天内的票都卖完了。他没有离开,而是继续排,等着买后面的预售票。排到他时,票又卖完了。今天是他第三天排队了,如果再买不到的话,年前的票就没了,也就没机会在春节前赶回家了。他说,老家在贵州,已经两年多没回过家了,今年无论如何得回趟老家,太想家里的孩子和老人。
⑪我递根烟给他。他哆哆嗦嗦地接过去,点上。猛吸一口,脸上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不少。忽然,他看看四周,轻声问我们,你们也是要买火车票吧?每个人限买五张,我只要两张,我和我老婆的,我可以帮你们买三张。我接过话茬,那太好了,我们想买到桂林……朋友忽然打断了我的话,我们不需要买票了,谢谢你,祝你顺利买到票。朋友拉着我,往站外走去。
⑫我一脸纳闷:“人家答应帮我们带几张票,你为什么拉我出来?不想买票啦?”朋友郑重地点点头:“不买了。我们不去桂林旅游了。”我瞪大眼睛:“你疯了?”朋友指着广场上黑压压的人头,说:“他们都是要回家去过年的,票都可能买不到,如果我们不去桂林游玩,就意味着也许能多出好几个民工可以买到回家的车票。”
⑬原来……可是……我正要和朋友辩解,迎面走来十几个背着很大包裹的民工,我和朋友赶紧侧身让开,他们冲我们友好地笑笑。我豁然开朗,对啊,路途拥挤,那就把路让给回家的人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掘地三尺:
套近乎:
(2)第⑧段划线句运用
(3)从全文看,第③段“知道买票难,没想到会这么难”中的“这么难”主要体现在:
①
②
③
(4)联系上下文,试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写随处可见的拥挤繁杂场面以及拿着大包小裹的民工突出表现了买票之难。
B、找尽各种关系、通过电话购票或是到窗口排队都难以买到票。
C、最终,“我”是因为被朋友说服才决定不去桂林旅游的。
D、中年民工答应帮我们买票是出于热心肠,而并不是因为他知道我们会给他一点辛苦费。
(6)题目“让路”的含义是:
①
②组卷:3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