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3 8:0:8
一、字词句练习(20分)
-
1.正确地抄写句子,注意字距均匀,书写工整,提高书写速度。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根据语境和拼音提示,写词语。
tǎng ruò组卷:6引用:3难度:0.5
二、选择题。(10分)
-
3.下面画横线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4.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5分)
-
12.阅读理解
钱学森ㅤㅤ①1955年10月1日清晨,____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____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____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ㅤㅤ②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ㅤㅤ③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ㅤㅤ④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ㅤㅤ⑤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ㅤㅤ⑥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ㅤㅤ⑦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结合语境想一想:依次在文中第①自然段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B.水天一色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C.水天一色 劈波斩浪 广阔无垠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魂牵梦绕:
(3)从“1955年10月1日”“1934年”“
(4)这篇文章运用了倒叙写作手法,如果按正常顺序写,第①段的位置应该在
A.第③④段之间
B.第④⑤段之间
C.第⑥⑦段之间
(5)用“___”在文中画一句话,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批注。(提示:批注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品味写得好的词句,写出自己感受)
(6)文中第④自然段的画横线句子属于对人物的
(7)有同学认为文章第⑤自然段写得是美国将领的话,对于表现钱学森的人物形象作用不大,可以去掉,你同意吗?说出理由。组卷:12引用:1难度:0.1
五、习作(30分)
-
13.习作
ㅤㅤ提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也许是名山大川,也许是爸爸妈妈工作的城市,也许是家门口的小公园或者田野……你一定也有过游玩的经历,请把你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ㅤㅤ要求:(1)题目自拟,(2)按照顺序,突出重点,并写出自己的感受,(3)不少于350字。组卷: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