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四十三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发布:2024/9/16 11:0:11
一、选择题(1-6为单选每题2分,7-9为多选题每题3分,共21分)
-
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35引用:1难度:0.8 -
2.小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
组卷:2075引用:18难度:0.7 -
3.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低、响度比甲强的乙的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中的哪一幅( )
组卷:89引用:8难度:0.8 -
4.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两球不发生碰撞,下列关于两球的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组卷:819引用:11难度:0.6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7引用:1难度:0.7 -
6.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32引用:9难度:0.6 -
7.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06引用:90难度:0.9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6分)
-
22.小敏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分别在烧杯和试管中放入适量的碎冰(烧杯内的冰比试管内的冰多),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器材安装调整应该按 (选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顺序进行;小敏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A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若小敏俯视温度计读数,则其读数偏 (选填“大”或“小”)。
(2)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第8min时烧杯内的碎冰处于 态(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此时试管内的碎冰 (选填“正在”或“没有”)熔化。
(3)通过分析图象可知,(选填“实”或“虚”)线是试管内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 ,继续吸热。分析图象可知烧杯内的碎冰的熔化过程共经历了 min;你认为小敏在此实验中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4)在同一热源的情况下,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烧杯内的物质在0~2min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8~10min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组卷:108引用:1难度:0.5 -
2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
(3)某同学联想到在冰面上撒一些盐,会使部分冰熔化。原理跟防冻液相似,这说明了盐可以 (选填“升高”或“降低”)熔点。寒冷的冬季,河水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当外界气温为-20℃时,冰面下与河水交界处的温度为 ℃。组卷:78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