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高三(上)入学地理试卷

发布:2024/12/10 5:0:2

一、单项选择题。

  • 1.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2021年6月,云南大学培育的“云大107”多年生水稻(种植一次可收割3~5年)在云南省玉溪市戛洒镇试验示范地获得丰收,为红河流域干热河谷稻区推广提供了范例,特别是为以哈尼梯田旅游区为主的多年稻作生产提供了更多可选方案。据此完成1~3题。
    云南适宜多年生稻作的地理条件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70
  • 2.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2021年6月,云南大学培育的“云大107”多年生水稻(种植一次可收割3~5年)在云南省玉溪市戛洒镇试验示范地获得丰收,为红河流域干热河谷稻区推广提供了范例,特别是为以哈尼梯田旅游区为主的多年稻作生产提供了更多可选方案。据此完成1~3题。
    下列省区中,不适宜多年生稻种的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 1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妹戚托”是一支流传于贵州境内的彝族原生态舞蹈,发源于晴隆县三宝彝族乡,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宝彝族乡山高谷深,石漠化严重,“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2017年三宝彝族乡整体搬迁至县城近郊的阿妹戚托小镇,该小镇依托独特的民族刺绣、服装、语言,通过发展旅游扶贫,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
    请结合三宝彝族文化,为阿妹戚托小镇实现旅游扶贫设计旅游开发项目。

    组卷:2引用:3难度:0.6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 15.近些年,秦岭野生大熊猫频频现身,原因就是秦岭隧道附近在2015年建设了野生动物通道,恢复了秦岭野生动物栖息版图;秦岭野生大熊猫走廊带,采用人工生态通道工程连通公路两侧大熊猫自然环境;在大熊猫走廊带公路两侧及林中空地,栽植大熊猫主食竹种秦岭箭竹,同时开展植被修复,增加大熊猫食源,逐渐消除大熊猫栖息地的碎片化,以促进不同大熊猫种群栖息地斑块间融合,实现串联多区、连片保护促进大熊猫种群的发展壮大。如图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示意图。

    简述修复大熊猫遗传交流生态廊道的意义。

    组卷: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