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铜陵十五中九年级(上)开学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15 3: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总分20分)
-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做法与节能减排的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4难度:0.9 -
4.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造成思维迟钝。结合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5.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
15.兴趣小组同学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将集气瓶装满水,测定从开始加热到量筒中收集到100ml所用的时间。
【实验与记录】
实验一: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将1g氯酸钾和0.25g催化剂混合均匀后放入试管加热,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二:探究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最佳比例实验序号 1 2 3 4 催化剂的种类 二氧化锰 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所用时间/s 85 50 30 28
小组同学取1g氯酸钾与一定量二氧化锰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放入试管加热,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与结论】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所用时间/s 12.4 8 5 5.5 7.5 9.3 10.5 15 24
(1)分析实验一,氯酸钾分解的速率与
(2)由实验二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3)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4)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了反应物的
(5)通过分析可知,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
(6)实验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
(7)装置中导管口(A)不宜伸入过深,宜处于量筒最大刻度上方,其原因是
(8)小明同学提出,实验中刚排出的气体不宜收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组卷:14引用:1难度:0.3
三、本大题共6分
-
16.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取50.0g该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等不再产生气泡.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0.4g.请计算此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组卷:2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