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
1.为拓展学习空间,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将参观成果集结成册。老师审阅后,建议大家从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
(1)用正楷字书写“赴文献之约 探中华文脉”十个字作为手册的标题。
【展览概述】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募。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连合主办。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甲】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分别收藏于多家机构和博物馆。本次展览首次将分散各处的文献汇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了多种类型的珍贵古文献共249种、382件。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站式了解中国典籍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载体及丰富的装帧形式,近距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一段溯原中国历史【乙】探寻中华文脉的旅程。
(2)检查文段,同学们发现了书写错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文献展览开始”的意思,所以应写为“开幕”。
B.因为表达的是“共同主办展览”的意思,所以应写为“联合”。
C.因为表达的是“文献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所以应写为“会粹”。
D.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历史的本源”的意思,所以应写为“溯源”。
(3)有同学对两个加点字的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档”应读为“dǎng”。
B.【甲】处应填句号,表示陈述句末的停顿。
C.“散”应读为“sàn”。
D.【乙】处应填顿号,表示短语之间的并列。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2.【文脉探寻】
“四大发现”文献时间跨度达3000年,贯通中国历史和中华文脉,记载着历朝历代的规章制度,述说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在“殷墟甲骨”展厅,一件小的碎片——“甲骨6006”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将这片看起来不怎么样的甲骨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据此确定了商王世系。“居延汉简”展厅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边防武器管理、戍边吏卒功过奖惩等制度。
从典籍中,我们见证的除了古人的生活,都是宏观的制度。如果说前者构成了历史的骨架,那后者则为文明提供了血肉。“居延汉简”展厅设置了还原居延地貌的微缩场景,陈列了“习字简”“衣物简”“大麦简”“求盐简”等展现戍边吏卒日常生活的展品。观众置身其中,能切身体会到两千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方方面面。
(1)有同学发现文段画波浪线处表达口语化,用下列成语替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默默无闻
B.貌不惊人
C.差强人意
D.一文不值
(2)文段中提到了文献修复中的一个用语“缀合”,有同学想弄明白“缀合”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缀”的主要义项有:①用针线等使连起来;②组合字句篇章;③装饰。根据词典释义、文段内容及如图,“缀合”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3)有同学发现画横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可以修改为组卷:40引用:1难度:0.8 -
3.【体验传承】
“殷墟甲骨”展厅设计了“立体画卷”“姓属林”“模拟占卜场景区”等特色场景,利用空间立体复原和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殷商气息。“敦煌遗书”展厅大面积采用了极具敦煌特色的洞窟壁画,展现出盛衰相继、融合中西、色彩斑斓的中古世界。整场展览如同一部沉浸式电影,文物是剧中演员,讲述中华文明故事。
文明是需要传承的。一代代学者不懈钻研,努力发掘“四大发现”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让汉学的话语权重新回到中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共识,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中学生, 。
(1)在表达参观感受的环节,一位同学撰写了一副对联,但有几处词语需要进一步推敲。根据前面三个部分的内容,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聚合文献,徜徉① ,探寻② ;
创新③ ,沉浸光影,共筑④A.①文学 ②中华文脉 ③内容 ④精神家园 B.①文学 ②精神家园 ③形式 ④中华文脉 C.①典籍 ②精神家园 ③内容 ④中华文脉 D.①典籍 ②中华文脉 ③形式 ④精神家园 组卷:22引用:1难度:0.7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
4.默写。
(1)忽如一夜春风来,
(2)博学而笃志,
(3)临近学考,同学们在班级留言墙上用古诗文相互激励,你选择的两句是“①组卷:15引用:1难度:0.9
五、作文(40分)
-
11.餐馆里排起了长龙,是烟火气的回归;校园里书声琅琅,是学习的回归;公园里人流如织,是生机的回归……以“回归”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组卷:37引用:2难度:0.5 -
12.钥匙是生活中常用的开锁工具,已有4000余年历史。随着科技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芯片钥匙、电子钥匙……生活中,钥匙也常被喻为有效的方法和窍门,例如“成功的钥匙”“进步的钥匙”……以“这把神奇的钥匙”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组卷:32引用:8难度:0.5